第一百三十章:值不值得 (第2/3页)
大步后退,瓯越虽然前期也是一直在溃败但是并没有大步退后。
瓯越屡次与秦军交战虽然损失惨重,但是他们选择的是遁入深山老林继续抵抗,后面又联合起不少其它部族的越人。在秦军后勤跟不上的时候反而侵占了不少大秦的疆土。这使得原本以为南方很好打的秦国不得不重视,才有所谓的五十万南疆军被组建起来的事。
历来秦军与百越交战都有几个共性,那就是基本不打会战级别的战役,也就是几万对几万的大型战争。这可能是秦国在南方的军队不多。也可能是后勤承受不起。
百越人纠集起几万部队时秦军以截住要地建寨防御为主,用时间去拖得百越人自己散去。毕竟越人部族成分太杂无法长期成军,后勤方面越人也受不了,时间一长要么是几个部落受不了要回去、要么就是吃的东西不足够,最后自己散了。
在越人的大军散去时,秦军反而活跃了过来。各地的秦军会进行汇集,然后扑向各自分散的越人,逐个歼灭或是杀溃。
这一战术选择一度很有效果,但是在日益见久之后越人也会吸取教训,后面秦军被埋伏了几次略有损失。考虑到秦国在南方的驻军需要弹压可能出现的叛乱或是动乱,秦军开始以静制动为主,与越人的战争也就渐渐失去主动权。
那么长的时间里,秦军在越人袭来的防御策略,在吕哲率军迎上时惯例被打破。毫不夸张的讲,这将是秦军与百越人第一次会战级别以上的战争。
秦军与越人同时压上之际。前期互相冲锋而上的秦军与百越人的战斗还在持续,一千长矛兵、一千戈矛兵毫无意外是压着将近五千百越人在打。
在此时,燕彼也带着本部逐渐靠近攻击目标。
燕彼的山地兵每一名士卒手中都有一面滕盾,他们受到的训练模式也不是大军阵为主,是以伍、什为小队的配合作战方式。所以这七百多山地兵冲锋的姿态看去没有秦军那么肃整且华丽,反而看着有些类似于百越人的那种杂乱无章。
或许正是看到燕彼所率的小股部队行军方式杂乱。译吁泽没有太过重视只派出两千人意图拦截。后面共尉与李云聪带三千人作为第二梯队上来时,译吁泽又派出三千人增援。总数五千增援部队,将会毫无意外的撞向负责拦截的三千共尉与李云聪率领的部队。
译吁泽有着优势的兵力,他已经很谨慎地用一倍的兵力在调度。
在这个战场上,这种做法不能说译吁泽有什么错误。但是很显然他没有洞悉吕哲的意图,以为秦军的两个梯队的目标全是那处高坡。
燕彼率一千人接近高坡时,占据有利地形的百越人已经在不断放箭,山地兵高举滕盾防御来自于头出去,原本在对射的弓箭手在梅鋗的呼喝声中竟然一边射箭一边在冲锋。
梅鋗所率的三百弓箭兵已经战损几十人,不过大多是致伤而不要命,与之相对的是一阵对射之后高坡上的两百百越人已经不足百人。
“众袍泽,建功获爵就在今朝”
率先抽出腰间的匕首,梅鋗领前而上。他的身后是一边射箭一边前进的袍泽。
燕彼率领的山地兵受于地形限制打得比较苦,他们被顺势冲下来的敌军一直压着后退,最终竟是退到了平地。
七百对一千,经过短暂一个月训练的山地兵其实还不熟练合击之术。不过退到平地厮杀倒是依借身体上的优势扳平了战局。
百越人身高普遍在一米六左右,个别更是只有一米四;山地兵却是一米七到一米八的居多。
山地兵的战法很单调,他们是猛地将盾牌推出去,将迎面而来的敌人撞得脚下不稳再刺出短矛。刺出去的短矛有时候会刺空,不过更多的是刺中敌人的身躯带出血液。
不断的推击。再不断的刺出短矛,渐渐将敌军重新压迫回坡地之后,山地兵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道人墙,推盾和刺出短矛的动作在下意识中成为了划一的动作,这一战法极具压迫性。
燕彼松了口气的时候眼角看见高坡之上发生厮杀,他看见的是一名身穿甲具的矮小秦军五百主,那人身上插着三支箭将匕首刺向明显是百越人的首领,没刺中两人身躯扭着倒向地面消失不见。
发现这一点,燕彼立刻急了。他们是作为主力来攻占坡地,山地兵是主角才对,怎么变成原本是作为支援兵种的弓箭兵杀到坡上呢
吕哲不会知道燕彼的心情,也懒得去思索燕彼心急如焚的心态。
身为全军主将,吕哲现在关注的是正面战场,那里不到一千五百秦军士卒还在压着两千多百越人在打,侧面则是剩下不到两千的六国兵卒与三千多的百越人在混战。
共尉与李云聪率领的六国兵卒已经有支撑不住的迹象,这使得吕哲转头看向坡地的位置。
坡地之上,梅鋗高举一颗首级在吼叫,他的身后是将近两百同样手握匕首的士卒在高声欢呼。
“很好”
吕哲下令吹响号角。
“呜呜呜呜呜”
正面战场在酣战的一千五百秦军和不到两千听到了号角声。一千五百秦军开始有次序有计划的脱离战场,与百越人混战在一块的不到两千六国兵卒想脱离而不得。
吕哲心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