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38章 问心无愧  官网争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138章 问心无愧 (第2/3页)

,还有廖氏集团的地产部,铁东街改造计划吸金总额达到三十五亿美金!也就是说算上当初谭氏集团的投资,邓某人半年时间完成全部招商引资任务!

    不只是小邓同志,连二轻工业园也受益匪浅,小邓同志暗中布局一步步掀开面纱,诸多汽车工业园的投资让刘凤鸣和余明英幸福异常,几乎是坐等投资商上门,成为兴安省仅次于高科技工业园的招商引资单位。

    相比之下很多高官的任务成为一个数字,越来越多的干部开始抱怨,抱怨乔老爷所谓的新政。说白了招商引资工作比的是人脉资源,同等条件下凭什么来兴安省投资建厂?

    邓某人得益于先行一步,早就预知东南亚残酷的现实,事先埋下伏笔,才会让那几位世家家长想到小邓同志。再者邓某人对投资商足够尊重,几乎总是为商人的切身利益着想,而不是把投资商当成为自己积累政绩的工具!

    华夏97年出现历史上罕见的旱灾,相比之下高科技工业园范围内的农民是幸运的,他们可以在工业园内部找到务工岗位,赚取的薪水甚至过种地的收入,更多地方的在农民叫苦不迭。

    也有一些地方在大旱的时候获益,棚户区改造项目如火如荼进行。拆迁工作进展格外顺利,虽然有一些迟迟不肯签约的,总体来说已经完成96以上的协议签署,已经是出乎意料的顺利。

    不得不说补偿方案对棚户区的老百姓吸引力极大,和江滨市其他拆迁相比,仅仅是二轻大市场那边,拆迁补偿款仅能回购三分之一面积的新楼。而那里拆迁的都是楼房,同等级的拆迁相比之下太过优厚,平房等面积兑换,在任何地方没有过。

    优厚的拆迁条件换来的不只是协议文本,同时拆迁效率大幅度提升,很多棚户区的老百姓接受工业园的聘任,上演一幕全民拆迁的热潮。很多人羡慕邓某人遇上好说话的老百姓,岂不知好说话一向是双方的,如果没有足够优厚的条件,老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