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 邓宗云的责任 (第2/3页)
老岳翻个白眼:“胡说八道!谁不知道一家大型企业对当地产业拉动作用?如果洪武汽车集团入驻我的高新技术开区,省市两级政府和我的管委会,一定会倾尽全力打造一个产业基地,而不是像江滨市那种勾心斗角!”
“你确定?”邓华似笑非笑看着岳敏学,后者一呆,“老岳你说的都是期货,等到你说的配套项目健全,洪氏集团从国外收购来的先进技术、专利和产业工人技术人员,恐怕都已经成为落后的代名词。江滨市虽然经济展滞后,但是在重工业基础上有着深厚的底蕴,大街上行走的十个人倒有五个是产业工人,老岳觉得洪氏集团选择哪里更合适?”
一听邓华如是说岳敏学无话可说,邓宗云挥挥手:“小邓我们兄弟不客气,民俗大市场的入场资格交给你了,请师傅的事情你也帮着联系,肯定不能让那些来池水的师傅吃亏。当然,如果古城县的竹加工企业有兴趣,也可以来池水建厂投资,池水会给予等同于外商的待遇,不管投资的规模大小!”
六年前的古城县还是国家级贫困县,六年后已经成为资产输出地而不是单纯劳务输出地,翻天覆地的变化来自于当年邓华和黄玉英的一系列举措。正是邓华借鉴前世的诸多项目,为古城县的老百姓找到一条可持续展的道路,只有六年前到过古城县的人,才知道那里的变化有多大!
有一点无法否认,古城县六十万的人口基数对于一个资源贫瘠的山区来说,压力太过沉重。六年来仅仅是依靠当地有限的资源,已经让古城县的经济展即将达到新的瓶颈。
这一点邓华很清楚邓宗云同样清楚,老邓绝对十个人才,虽然没有邓某人的前世经验,却有足够的精明。和古城县相比池水经济展滞后很多,几乎相差一个世纪的样子,但是池水的资源特别是竹林资源是古城县的几倍。
出让池水的资源,吸引古城县先富起来的一帮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