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先抑后扬  乱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三十七章 先抑后扬 (第2/3页)

副堂官就审得的,必得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这个级别的人物,“奉明发特旨”,才能“询问案由”。

    总之,上谕下来,不是大伙儿原先想象的风雨交加、雷霆大作的架势。

    有人就嘀咕,难道这事儿不是阎丹初的手笔?也是,如果是阎老西儿的话,应该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动手。

    那么这个王永泰又是个什么来头?

    也有人认为,走着瞧吧,“上头”说不定“先抑后扬”,好戏也许还在后头。

    似乎为了佐证这种说法,上谕下来的第二天,刑部还没来得及做任何动作,王永泰又上了一个折子:

    “臣续有风闻,近日坊间哄传,安徽报销,户部索贿银十五万两;嗣因阎敬铭将到,恐其持正驳诘,始以九万金了事。黄绍祖、毛英章皆受赂遗巨万,余皆按股朋分,物议沸腾,众口一词,不独臣一人闻之,通国皆知之。盖事经败露,众目难掩,遂致传说纷纭。”

    “臣窃思奏销关度支大计,数十年积弊相仍,全赖主计之臣整顿,以挽积习。黄绍祖久历部务,毛英章奔走中枢,皆深知此中情弊者,使其毫无所染,何难秉公稽核,立破其奸?乃甘心受其贿赂,为之掩饰弥缝。以主持国计之人,先为网利营私之举,何以责夫贪吏之借势侵渔,蠹胥之趁机勒索者也?”

    “万青藜兼署部务,纵未闻有受贿枉法之行,何能免失察溺职之责?”

    “夫天道无常,人事有凭,臣昧死伏乞皇太后皇上立赐罢黄绍祖、毛英章、李宗绶、宋尊邦,一并听候查办。万青藜亦应查取职名,交部议处。”

    这个折子比上个折子更加厉害,直接把黄绍祖拎了出来,而且摆出了索贿、受贿的具体数字:索贿“十五万”,受贿“九万”,有如亲见。

    说什么“续有风闻”,其实大伙儿都明白,王永泰写第一个折子的时候,第二个折子必是已经在打腹稿了,如果第一个折子发生足够效用,就不上第二个折子;现在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