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四二章 千古是非输蝴蝶  乱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一四二章 千古是非输蝴蝶 (第3/3页)

   顿了顿,说道:“我这儿还有一首集句,也请你考校——你慢慢看着,我去厨下转一转,提一壶热水过来,替你泡茶。”

    顿了顿,说道:“这水,就是从院子里那汪泉眼里打上来的,甘爽怡人,较之玉泉山的水,有过之而无不及!那汪泉眼,名‘水泉’,亦名‘卓锡泉’,‘水泉院’即因此而得名,别看不起眼——名气大着呢!”

    宝鋆大奇:“六爷,煮水、泡茶这种事儿,你真的都……亲力亲为?”

    恭王呵呵笑道:“‘此中有真意’,你这个‘地道大俗人’,是不明白的啦。”

    恭王出了屋子,宝鋆展开恭王交给他的另一首集句,低声吟咏:

    “只将茶蕣代云觥,竹隝无尘水槛清。金紫满身皆外物,文章千古亦虚名。

    因逢淑景开佳宴,自趁新年贺太平。猛拍阑干思往事,一场春梦不分明。”

    这八句诗的出处,宝鋆大都是晓得的,不过,他关注的重点不是这个。

    恭王的这两首集句,故作出世豁达之语,但略一细究,就会发现,这份“出世”,不是真正的超俗拔尘,而是心灰意冷,不得不为之,内里其实忧郁愤懑,大大不平。

    忧郁愤懑,大大不平?——好事,好事!

    唯其不平,才能够说动他“拍案奋起”啊!

    只是,宝鋆没有想到,此时恭王,和写这两首集句的时候,心境已经大不一样了。

    过不多时,恭王就回转了来,手里提着一个紫砂壶,壶口冒着热气。

    茶泡好了,二人对坐品茗,恭王意态闲适,问道:“如何啊?”

    既问茶,亦问诗。

    “茶好,诗更好!”

    顿了一顿,宝鋆说道:“‘只将茶蕣代云觥’,出自陆龟蒙的《袭美留振文宴龟蒙抱病不赴猥示倡和因次韵酬》;‘竹隝无尘水槛清’,出自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崔雍崔衮》;‘金紫满身皆外物’,出自徐铉的《送萧尚书致仕归庐陵》;‘文章千古亦虚名’出自刘兼的《江岸独步》。”

    喝了口茶,继续说道:“‘因逢淑景开佳宴’,出自宋齐丘的《陪华林园试小妓羯鼓》;‘自趁新年贺太平’,出自韩愈的《同李二十八员外从裴相公野宿西界》;‘猛拍阑干思往事’……惭愧,六爷,这一句,我却是想不起出处来了;‘一场春梦不分明’……应该出自张泌的《寄人》。”

    说到这儿,手指在桌子上轻轻地敲着:“‘猛拍阑干思往事’,虽不晓得出处,私以为,却是全诗中最好的一句!——请教六爷,这是哪儿的出处呢?”

    恭王一笑,说道:“我的看法刚刚好相反,连你这个大翰林,都不晓得出处,可见生僻过分了。何以生僻?自是不够雅驯,难以流传。嗯,改成‘吟寄短篇追往事’,如何?”

    宝鋆微微一怔,说道:“这一句……出自翁承赞的《文明殿受封闽王》?嗯,我不能说不好,不过,六爷,我还是觉得,较之‘猛拍阑干思往事’,这个‘吟寄短篇追往事’,气魄上,未免输了一筹。”

    恭王又笑了笑,说道:“我一个隐居山野的闲人,看青山绿水,听暮鼓晨钟,要什么‘气魄’?”

    ……

    宝鋆离开碧云寺之后,恭王如此吩咐一个贴身的侍卫领班:

    “朝局变化,咱们自己得多盯着点儿,不能什么消息都靠人家通传。”

    “嗻。”

    “宝大人若有什么异样的举动,要及时来报。”

    “嗻。”

    “还有,”恭王缓缓的说道,“太平湖那边儿,也要替我看住了。”

    太平湖——醇王的府邸就在那里。

    “……嗻。”

    *(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