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他,一定还有阴谋! (第1/3页)
“弊曷胜言”慈禧定住了神,沉吟了一下,问道,“都有何弊呢?”
“回太后,”关卓凡说道,“鲍湛霖担心,小宗入继大宗,嗣皇帝继统之后,会有妄图悻进的小人,如前明张璁、桂萼之流,希旨承颜,阿世媚上,迷惑圣意,最终,改易成议,祸乱统绪,动摇国本。”
顿了顿,“则前明大礼议故事,重演于本朝矣!”
慈禧心头一震,“大礼议?”
“是,”关卓凡说道,“大礼议,嗯,这其中之来龙去脉,不晓得太后清不清楚?”
“大礼议”慈禧想了一想,“我大致是晓得的,不过,来龙去脉,就谈不上有多清楚了,你说一说吧。”
“是。”
关卓凡应了一声,然后说道:“明宪宗生孝宗和兴献王,孝宗生武宗,兴献王生世宗,武宗无嗣,以堂弟世宗入继大统。”
顿了一顿,“世宗以小宗入继大宗,既继统,也承嗣,自然要以孝宗为皇考,本生父兴献王为皇叔考,本生母蒋氏为皇叔母这些,都是登基的时候说好了的。”
慈禧轻轻的“咦”了一声,说道:“这个情形,和咱们倒是挺像的。”
关卓凡对慈禧的“挺像的”,未做评论,继续说道:“可是,三年之后,世宗从席书、张璁、桂萼之请,推翻前议,改称孝宗为皇伯考,改称昭圣皇太后为皇伯母,追谥兴献王献皇帝,改称其皇考,尊本生母蒋氏为章圣皇太后,改称其圣母,称武宗皇兄,称庄肃皇后皇嫂。”
顿了顿,补充了一句:“昭圣皇太后姓张,是孝宗的皇后,武宗的生母庄肃皇后姓夏,是武宗的皇后。”
慈禧点了点头,“嗯,我明白了。”
我明白的,不仅仅是“大礼议”的来龙去脉,还有你必定就是拿这个“大礼议”,唬住了“东边儿”那个老实头吧?
这个判断,倒是非常准确。
“鲍湛霖是不是说,”慈禧说道,“只有认了丽妞儿是文宗皇帝的血嗣,请她继统承嗣,才是除弊之道?”
慈禧尽力叫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静自如”,可是,那股讥讽的意味,怎么压,也压不下去。
关卓凡不动声色,说道:“回太后,鲍湛霖的折子,只说了弊,并没有说,如何除弊。”
慈禧心想:这还用说吗?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吗?
“鲍湛霖的折子,”关卓凡说道,“臣也带来了。另外,臣还带了一套明史,一套宋史,供太后参详。”
慈禧微微一怔,随即明白了关卓凡的用意。
明史,自然是要我把“大礼议”的“来龙去脉”,弄弄清楚,以示他关卓凡没有瞎说八道。
可是,宋史拿来做什么呢?
“宋史?”
“是,”关卓凡说道,“明朝有大礼议,宋朝有濮议,都是小宗入继大宗整出来的麻烦事儿,臣以为,可以放在一起,彼此参照。”
“濮议?”
“是,濮议。”
慈禧点了点头,无心再去问“濮议”是怎么回事儿了,反正,晚上有空儿,自己看就是了。
“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