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九章 幡然醒悟日,穷途末路人  乱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八十九章 幡然醒悟日,穷途末路人 (第3/3页)

造乱,”唐景崧说道,“清君侧、杀尽越奸云云,还不是最叫潘清简难受的。酒后吐真言,潘清简曾经对我说过,他最苦恼的,是南圻义兵旗帜上的八个字潘林卖国,朝廷弃民。”

    顿了一顿,“南圻割给法国之后,当地民众,有那不肯甘伏的,扯旗放炮,对抗法人,不过,旋起旋灭,不成气候。”

    再顿一顿,“这个潘林,潘自然就是他潘清简了,林,是壬戌和谈时他的副手,议和全权副大臣林维浃。”

    曹毓瑛叹了口气:“真正是世人皆欲杀啊。”

    关卓凡轻轻咳嗽了一声,说道:“我记得,辛酉政变之后,穆宗毅皇帝奉两宫回銮,京城里,就颇有一些议论,说抚局虽成,可是,吃亏太多!难听些的,就说丧权辱国,骂恭亲王鬼子六、汉奸什么的,亦不乏其人”

    微微一顿,“当时我就想,怎么,换了你老兄去谈,就不吃亏了?看你老兄那一脸懵懂的样子,只怕会吃亏更多吧?又或者干脆不谈,继续打下去?如是,请问,拿什么打下去呢?兵在哪里?钱在哪里?枪炮子药又在哪里?”

    “真硬着头皮打下去,到了无以为继的时候,还是要跟人家谈,到时候,吃的亏,赔的钱,只怕倍于今日吧?”

    “慷概激昂,口舌便宜,哪个不会?可是,于大局何尝有一丝一毫之补益?打了败仗,要做的,不是梗着脖子不认帐不认成吗?不认就没打过败仗?不认人家就放过你了?哼,这和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又有什么区别?”

    “打了败仗,该做的,一,该认的帐,要认二,痛定思痛,卧薪尝胆,生聚教训,以求有朝一日,一雪前耻!”

    辛酉年的“抚局”,主持其事的,是恭王和恭王的丈人桂良,不过,文祥也算“襄赞其事”。局内人的辛苦和委屈,真正是“不足为外人道”,此刻,文祥听关卓凡一气说下来,几乎每一句话,都打进了他的心坎里,就是自己自辨,也未必能够这么透彻!

    往事涌上心头,不禁鼻酸眼热,几乎就要流下泪来,他赶紧暗暗的吸了口气,将激动的心情,按捺了下去。

    “王爷的训谕,透彻极了!”唐景崧大声说道,“可惜,越南朝野上下,尽是王爷说的这种口舌便宜的人!”

    顿了一顿,稍稍放低了音量,“前头不是说,嗣德王梦想着推翻成议、收回失地吗?他认为,这种事情,法国派在越南的官员,是做不了主的,跟他们谈没有用,要谈,就得直接跟法皇谈。自然,这个差使,还是落在了潘清简身上,嗣德王给他加了个如西正使的头衔,叫他去法国京城巴黎,面觐法皇,索还南圻东三省。”

    “潘清简出使之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叫法国人将已经吞进了肚子里的肥肉吐了出来,无异与虎谋皮,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可是”

    顿了一顿,“真正是奇迹之中的奇迹潘清简居然把这个事儿办成了!”

    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