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章 雄图王化,端赖柱石 (第2/3页)
左宗棠外,就真的不做第二人想了。
因此,吹捧归吹捧,并没有人听着不服气。
轩亲王的言下之意,清清楚楚:左季高既然“大才斑斑”,“素以经营西北为平生志愿”,同时,本人也有“何须东望酒泉郡,此生不入玉门关”的表示,那便没什么可说的,这个,就请他留在西北吧!
“最紧要的是,”关卓凡说道,“咱们经营西北,这个经营”
说到这儿,虚点了点自己的太阳穴,“要彻彻底底的换个思路了!之前历朝历代也包括本朝,经营西北,说一千,道一万,都还存着一个西北为化外之地的意思,用的还是羁縻州的办法,时至今日”
微微一顿,“这个意思,这个办法,要彻彻底底的改过来了!”
几位大军机,凝视着关卓凡,等待下文。
“当然,”关卓凡说道,“以前没有电报、没有铁路,也没有连珠枪、后膛炮,西北遥远辽阔,不羁縻,亦不可得。现在不同了!电报、铁路、汽……呃,汽船,还有,连珠枪、后膛炮,都有了!所以,经营西北,再不能以羁縻为满足,要视西北、内地一例,要叫西北,不但归于版图,还要真真正正,归于王化!”
真真正正,归于王化。
几位大军机,皆怦然心动!
“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关卓凡说道,“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得有深孚众望、文武兼修、德才兼备的柱石之臣,长期坐镇西北,统筹安排,指挥督办拿句西游记里的话来说,就是要有个人,做西北的定海神针!”
顿一顿,“还有,西北贫瘠,所谓经营,所谓王化,其实是筚路蓝缕,胼手砥足,开创局面实话实说,这是一件苦差事!这位柱石之臣,得愿意吃苦、能够吃苦!而且,不是吃一、两年的苦,而是吃至少一、二十年的苦!”
这段话,既十分实在,也十分深刻,尤其是“愿意吃苦、能够吃苦”八字
譬如,拿曾国藩、李鸿章师弟来说,同为“深孚众望、文武兼修、德才兼备”,曾国藩就做不来这个“坐镇西北”的“柱石之臣”,除了对西北的军事、政治、地理的研究、认识,比不上左宗棠之外,曾国藩就算“愿意吃苦”,也做不到“能够吃苦”他此时的身体状况,已吃不住西北的风沙了。
另外,曾国藩心气已衰,没有“再立新功”的了。
至于李鸿章,正值壮年,身体状况是“能够吃苦”的,可是,他自认军功已足,已根本不再“愿意吃苦”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