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三四章 我的万世瞻仰  乱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三四章 我的万世瞻仰 (第2/3页)

    宝廷逼迫掌院学士万青藜,为他代递“为文宗显皇帝血嗣未绝仰祈睿鉴事”一折。

    他认为,荣安公主即“未绝”之“文宗显皇帝血嗣”,极其露骨的暗示,荣安公主应该继统承嗣。

    朝野轰动。

    鲍湛霖桴鼓相应,上了一个“沥陈小宗入继大宗弊曷胜言仰祈睿鉴事”的折子,暗示嗣皇帝只能在“大宗”里挑选如果承认荣安是“文宗显皇帝血嗣”,则目下之“大宗”,唯荣安一人耳。

    醇王不干了,上折反对。

    但是,慈安被前明世宗的所作所为吓坏了,她不愿重蹈张太后在侄子面前下跪的覆辙,虽未明说,但态度很明显:支持荣安继统承嗣。

    就在时候,天津的慈禧生产了。

    唉。

    王大臣会议上,醇王被宝廷怼的无话可说,“盟友”吴可读又莫名其妙“投敌变节”,情绪失控的醇王终于放了大招他声称,如果轩亲王“退归藩邸”,我就同意荣安做嗣皇帝!

    我很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会场大乱,朝野大乱。

    “上头”一而再、再而三的降旨,要我“销假入直”,我一而再、再而三的拿乔就是不回去!

    降旨申斥醇王,我也不为所动。

    这期间,新疆那头热闹的很,好消息、坏消息前后脚的传了过来:

    好消息,托克逊吐鲁番大捷。

    坏消息,伊犁塔兰齐威胁投俄。

    军机大臣们求助于我,我虽然指挥方略,但还是不肯奉诏“销假入直”。

    李鸿章、瑞麟、刘长佑、丁宝桢等地方督抚,接连上折,要求轩亲王复出,言辞激烈。

    母后皇太后坐不住了,临幸朝内北小街,亲自来和我“说话”。

    千呼万唤始出来,做足了姿态的我,终于同意“销假入直”了。

    然后,我就“遇刺”了。

    所有人都能感觉到大难不死的轩亲王的暴怒。

    轩军入城,入宫。

    北京城、紫禁城,完全落入我的掌控。

    到底谁是刺杀轩亲王的“幕后主使”?

    所有的疑点,都指向醇王。

    嫌疑人醇王没有干坐着,他召集亲信,谋划起事,“再造乾坤”。

    可惜,他的三个“全营翼长”,一出太平湖醇郡王府,就直奔朝内北小街轩亲王府,干净利落的出卖了他,没有一丝儿的拖泥带水。

    醇王被捕。

    流言汹涌,都说大屠杀即将来到,神机营大规模出逃。

    事后,凡出逃者,皆以造乱之嫌、违旨之实,被黜出旗。

    神机营出旗,八旗既受到了重大的削弱,同时,整个八旗架构,也被打散、打乱了。

    醇王福晋向我求情,我将她引向凤翔胡同,于是,恭王明白他要做什么了。

    探视过醇王之后,恭、醇两兄弟先后上折,请立荣安公主为嗣皇帝。

    亲贵们纷纷跟进。

    大局底定。

    作为对恭王劝进的回报,我不仅饶了奕譞一命,还给了他尽可能好的待遇:不出玉牒,只禁不圈,发还家产,同时,正妻保留“福晋”名号。

    现在,剩下的唯一问题,就是天津那位对北京一连串惊天动地的大变动犹一无所知的女人了。

    我奉母后皇太后出巡天津。

    终于,要直面她了。

    我尽可能封闭起自己一切的内心波动,但是,当她哭的几乎晕厥过去的时候,我差一点就放弃了一直以来的坚持和图谋。

    那一刻,我对自己的作为,对自己的为人,都感到了深深的厌恶。

    无论如何,有一点,我决定改弦更张了:我要洗净泼到她身上的脏水。

    虽然,那一刻,我还不晓得怎么样才能做到这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