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七三章 法国人的神来之笔  乱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七三章 法国人的神来之笔 (第2/3页)

已经强调:

    越南勾结中国,背信弃义,对我执行和平勘探任务人员,发动大规模武装攻击,我方措手不及,以致受到相当损失,至于损失具体多少,尚在调查统计之中,容后汇报。

    现在,既然“损失具体多少”已经出来了,则敌人如何“背信弃义,对我执行和平勘探任务人员,发动大规模武装攻击”,就活灵活现了:

    敌人假装与我达成协议,诱骗我转至渎叻码头登陆,由升龙城南门大兴门入城在此之前,敌人已于渎叻码头和大兴门之间的一处“谷地”设伏此处为渎叻码头至大兴门必经之路。

    接着,戏肉来了敌伏兵之众,多达一个师!

    以上内容,妙在半真半假“假装达成协议”、“诱我转至渎叻码头登陆”以及“设伏”、“必经之路”云云,都是事实甚至,“一个师”,某种意义上,竟也可算是事实

    目下进入北圻的中**队,确实已经超过了一个师呀!

    至于那个小小的洼地,能不能够称的上“谷地”,又如何能够装得下上万的敌军?嘿嘿,就不必去管他了。

    反正,巴黎也不可能派人到升龙实地调查滴。

    敌军既然从区区的两个营暴涨至整整的一个师,以下的内容,就顺理成章了:

    敌军“伏兵四起”,我军“奋勇还击”,面对二十倍于己的敌军,力战不退,并给予敌军重大杀伤:毙一千余人,伤二千余人。

    可是,在没有任何牢固的防御工事的保护的情况下,我军的伤亡,亦愈来愈大。

    眼见若强行突围,只可能有一小部分人突出重围,大部分的士兵,必将葬身异国,为为保护士兵的生命,不增加无谓的伤亡,自知伤重不治的安邺上尉,在失去意识之前,下令投降。

    “眼见若强行突围”一段,出自阮景祥的建议,拉格朗迪埃尔和穆勒皆以为神来之笔:

    第一,俺们其实是有能力突围的,所谓“全军覆没”,其实是一个人道主义考量的结果,是长官为保护士兵的无奈之举一句话,是高尚滴!

    第二,安邺上尉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已“自知伤重不治”,他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做出这个困难的决定的,则他做如是决定,并没有任何贪生怕死的意思,纯粹是为了“保护士兵的生命”。

    如果有人批评他的这个决定,就得扪心自问:批评这样一位高贵的、英勇的军官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所牵挂者,无他,唯士兵之生死耳合适吗?忍心吗?

    以上是陆上的,水上的呢?

    在水上替敌人增加兵力,较之陆上,困难许多了:

    越南人几乎没有一条像样的蒸汽兵舰而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