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第2/3页)
叔公。”钱昱回过神,看向四叔公问道:“村里七岁到十二的孩童有多少?”
“咱们族里头就有十多个,村里嘛,大抵三十多个孩子吧。”四叔公说着转头看向钱昱,“昱哥儿,你问这个做啥?”
“四叔公,我想在城外郊区办一个小书院,男孩女孩都可去读书识字,不收银子。”钱昱说着又道:“到时男孩一屋女孩一屋,免得让人说了闲话。”
“昱哥儿,这是要办家学?”四叔公眼睛亮了,他膝下还有三个孙子一个孙子呢。
“不是家学,十里八村有没钱念书的孩子,都可以去。”钱昱说着又道:“便是那些妇人,想识个字懂些做人的道理,也可去。”
“昱哥儿,妇人去做啥啊?”四叔公其实也有些虚荣心,若是办家学,那族上多少体面啊,自家族里的娃出去也展扬不是。
“村里,大多妇人照看孩子,若是她们尚不识字,不懂道理礼节,那如何教养好孩子?”钱昱说着叹了一口气,又道:“请教书先生,只教他们识字,读些《弟子规》之类的书,叫他们知道善恶是非就成,那些孩子也不求让他们科举做官,只把人做好便是钱家积善了。此事还得劳烦四叔公在十里八村宣传宣传,我这边,给大哥下葬后就着手去办书院。”
“好,这事,包在四叔公身上。”四叔公打量钱昱,无怪乎这孩子出息这般好,外祖父家是教书的,懂的多啊!
钱旭的下葬及其简单,但也不寒碜。钱昱让人选了块风水好的地方,又让人刻了碑,忙活下来天已经快黑了。
“嫂子,回吧。”钱昱磕完头,回头瞧着跪在坟前不起的刘敏。
刘敏闻言没有精神地点了点头,牵着女儿往山下走。
“嫂子,章台那儿我有六百亩地,平日都雇人耕种,嫂子既不愿去我家里,便带着水泞去庄上住吧,平日里收收租收收粮,也有个事做。”钱昱实在不放心这母女俩住在村里,有那周氏在,难免要受欺负。
钱昱见刘敏不言语,便道:“嫂子也该为水泞想想,再说章台离我家极近,嫂子来看我娘也方便,过一两月玉兰生了,也少不得要嫂子过来和她解闷。”
刘敏闻言低着头瞧了眼女儿,低声道:“有劳二弟费心了。”
钱昱听这话是应了,心便放下,回到老屋,让刘敏收拾了行李,连夜带着回了家。
“嫂子,今夜太晚,便在家里住下,明日一早,我送嫂子过去。”钱昱说罢下了马车,将那母女俩扶了下来。
钱昱领着二人进了二院,一边吩咐紫鹃去请玉兰,一边带着这母女俩去了钱母屋里。
“哎呦,乖宝啊,快到二奶奶这里来。”钱母见到小水泞,张开胳膊将水泞抱进怀里。
“二奶奶。”可怜的小人,此刻方才哭了起来。
“不哭,不哭,到了二奶奶这儿没人敢欺负你们。”钱母慈祥地替水泞擦着眼泪,随又看了眼拘谨的刘敏道:“侄媳妇快坐,到这就是到家了。”
说话间,苏玉兰挺着大肚子被扶了进来,朝钱母行完礼便拉着刘敏坐下说话。
“紫鹃,你去把东厢房收拾一下,换上新被子。”苏玉兰说罢拉着刘敏道:“嫂子,现下缺什么,你同我说,明儿个我让她们置办去。”
“玉兰,嫂子她们不在府上住。”钱昱说罢看向钱母,“娘,明儿个一早我便送嫂子去庄上。”
钱母闻言仔细瞧了眼刘敏,也知道这孩子是不愿住在家里头,便应下:“既这般,让了悟随着去吧,那娃娃功夫好。明儿个再去寻个会做饭的婆子和机灵点的丫头,一并过去。”
“婶娘,饭侄媳会做,不用请婆子。”刘敏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