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赤脚大夫 (第2/3页)
,再好的心态也撑不了多久。
好在转机终是在行宫里传出第一声蝉鸣的时候出现了。
沈黯寻了个民间大夫带到许莲跟前,说是曾医好过与太子症状相似的百姓,来此为太子诊治。
许莲将这位大夫上下一打量,心里打起了鼓。
说是民间大夫都有些抬举他了,年纪约莫六七十的老丈,微佝偻着身子,上身灰扑扑的褂子没裁齐整,裤脚卷得一高一低,黝黑的面庞布满皱纹沟壑,若是平日看了还只当是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农夫,扔在人堆里分辨不出的人,有那个本事治好太子的病
沈黯知道许莲的顾虑,人是他踏山涉水寻来的,这般不穿戴齐整了带进来也是担心殿下的病拖不得,焦急地进言劝道:“娘娘放心,此人所在的方头村有几人已经痊愈,小人亲自看过,才把人带来的,就让他上手试试,便是治不好也不会出什么旁的岔子。”
这话是说这位赤脚大夫的医术沈黯不能保证,毕竟华佗也没有百分百的成功率,能治得了别人未必就能治得了太子,但是太子如今这样不好不坏地拖着,人都快拖垮了,还不如让他试试,没准真有本事就是意外之喜了。
旁的岔子是说已经把人上下三代都查清楚了,不会是什么刺客或是奸细来害太子的性命。
行宫内能做主的出了病了的那位只有许莲一人,她想沈黯平日颇得太子器重,算是半个心腹了,总不至于要害太子,再者若真是个包藏祸心的,只在暗处等着太子被病熬死,完全不用来这么一出给自己惹祸上身。
这般想着,许莲问了几句姓氏和家中情况。
老丈一一答了,只是口音略重,有些卷舌,许莲听不分明,还是沈黯在一旁充作翻译讲解了几句。
老丈姓郑,家中原有一房妻子和三个儿女,长子已经生子,幼子还未娶亲,疫病是被洪灾毁了家园的外村人流落到他们村子带过来的,还没想出怎么治,他老伴便过了病撒手去了,长孙也被奶奶染过,眼看就要不行,郑老丈粗通医理,也识得药材,平日里村民有个什么头疼脑热都叫他相看。
俗话说小儿子大孙子,老人家的命根子,眼看大孙子要不行了,郑老丈急得不行,老伴的丧事也不及仔细料理,便上山采药,凡是沾得上边的药材都多少拿一些带回家去,放锅里一起熬了给孙子吃,也是穷人家的孩子身体壮实,几大海碗灌下去,孩子烧也退了,也不吐了,能吃的下东西不说,过得几日竟全好了,从床上下来生龙活虎地蹦达,还和郑老丈吵着要红烧肉吃。
村民也有得这病的,原也无法,央了里正找一处偏僻的房子,亲人给抬了过去等死。后来得知郑老丈有法子治,赶忙寻了过来,郑老丈也不藏私,凭了记忆给人说了药单子,让人去山上采,因为药量不精准,药效有所差别,那几个喝了有好起来的也有没起色就此去了的,虽是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