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五二章 除夕  穿入全真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五二章 除夕 (第2/3页)

大通,大胆的问了出来。

    “问得好。”郝大通一拍手掌,对尹志平好学的态度颇为赞赏,一旁的赵志敬心生嫉妒,带撒娇带催促的道:“师叔赶紧说啊,志敬也想知道。”

    “好,好。志敬也不错。”郝大通更为高兴。

    见这两人讨得好,其他人可不干了,李志常、王志坦、祁志诚、崔志方、林志兴等一群小孩子们你一声我一声的呼喊起来。

    “师叔,我也要。”

    “师叔偏心。我本打算问的。”

    “师叔不夸我。”

    ……

    郝大通一个头两个大,连忙双手虚压,说道:“你们都是好孩子,都乖乖的坐好。贫道给你们开始讲了。”

    听故事吗,小孩子都爱听,立马都安静下来。郝大通见此,干咳一下,赶紧道:“苏子由有一首诗《除日》,里面有句‘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正是这种情况,为何呢?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这苏子由的兄长苏子瞻也有句诗: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说到最后,他不由得轻摇其头,念出苏轼的诗来。

    司空湛远远的听到郝大通的话,不禁轻笑一声,在前生,屠苏酒虽已不再大规模盛行,但在节日或平时饮用这些药酒的习俗仍然存在,都是少者先,老者后。

    他们其乐融融的一幕,司空湛不忍过去打破,听老顽童说丘处机和谭处端在商量着写桃符,打算折转去他们那里看看。

    桃符,也就是春联、门对、春贴、对联、对子,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抒发美好愿望。

    和苏家兄弟的诗词一样,同样是大诗人的王安石的诗词同样名传天下,其中一首正是他初为宰相,意气风发时所作。而这首诗恰与过年息息相关,命作《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据载,春联起源于五代时期的蜀国,孟昶在桃符板上题写“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是最早的春联,到了此时,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