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五章 寻参  重生之欣欣向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五十五章 寻参 (第1/3页)

    不知道自己被当成了例子,还是举了又举的例子的谢欣,周末早上同赵晓敏吃过饭后,带上了几个饼还有两个梨子,就出了门去会同张声两人,一块上山寻找人参。

    张声和刘爱国已经在去上山的必经之路上等着谢欣两人了,一同的还有个脸色黑黑的老汉,张声告诉两人,说这是他告诉她们的那个采到人参的人,刚好也上山,就一同了,也顺便可以给他们讲讲找人参的注意事项。打过招呼后,知道这个老汉姓张,大家就称呼张老伯,张老伯笑眯眯的应了。张老伯还给了他们一人一根据说叫索罗棍的棍子。

    什么也不懂的谢欣几人,也从张老伯口中知道了许多东西。因为人参是珍稀药材,自古以来被当成精灵,久而久之,入山采参自有一套带有神秘而特殊的山规、习俗。采挖人员采参时,手里都会拿一根他们手里的这种索罗棍,横挑前进压草寻参,按习俗不许多说一句话,一发现人参时立即大声呼叫:“棒槌”。据说叫一声:“棒槌”,人参就会被定住不再逃跑。这样还不行,接着还要用草帽覆盖,使人参束手就擒,并用红绳绑在树枝上,这样才算捉住了人参。

    而且,采参人的语言也有讲究,挖参叫“抬参”,充满敬意。张老伯还告诉他们,采参也是按季节的规律,采参分几个阶段:农历四五月间,参苗藏在杂草中难找,叫“放黑草”,又叫“青榔头节”;八九月间,秋天参籽成熟,鲜红光洁,形似鸡腰,冠诸团生细杆之上,很像榔头,就叫“红榔头市”,这是采参的黄金季节;九月以后,参籽落净,又叫“放黄罗伞”或者“放韭菜花”。

    听的津津有味的几个人,在张老伯一停下来,就七嘴八舌的问人参到底会不会跑,好奇张老伯说的是不是真的。看着他们好奇的样子,张老伯笑的满脸皱纹,告诉他们,这都是老辈传下来的,当然不是真的,主要是人参很难找,所以发现后,就用红绳拴上,既便于自己以后寻找,也是提醒别人这株人参是有主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