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二章 血海深仇  路过金庸世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九十二章 血海深仇 (第2/3页)

上伺候了他这么多年?

    巫行云一跺脚,恨恨道:“好,你们不说,我去问师傅!”

    “师姐!”无崖子显然也注意到了韩明远的敏感身份,一伸手抓住了她。

    巫行云道:“他们有仇,下了山打个你死我活我都不会管,但是把逍遥峰当战场,我绝不会坐视不理!给你们最后一个机会,小韩叔,赵正到底是跟你有什么仇?你说出来,我帮你!”

    赵宋江山起源于赵匡胤陈桥兵变时黄袍加身,对外一致宣称这场兵变与他无关,是手下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把他推了出来。他只是喝醉酒了,醉倒一无所知,一觉醒来就成了皇帝。

    这种话谁信?反正韩明远是不信的。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就算赵匡胤将自己洗得再白,白得可以扑粉唱戏了,但是兵变以前的行迹却瞒不过明眼人。早在赵匡胤还是后周臣子时,就在军中积极拉帮结派,到处收买亲信,韩明远的父亲韩驼当时年纪虽小,却是极有聪颖之名。他看出赵匡胤其心不正之后,曾经提醒过身处侍卫司副都指挥使的父亲韩通,可惜韩通没听进去。

    后周禁军分为两部分,殿前司和侍卫司,赵匡胤就是殿前司的指挥使。但是殿前司没有调兵权,侍卫司才有。赵匡胤趁着辅政宰相生病时,派人谎报军情,把军队调入手中,然后出城到达陈桥,再摇身一变,变成皇帝又回京城来,来回不过几天时间,大周的江山就赫然变了旗帜。可谓兵不血刃,千古第一兵变。

    但是,在这场号称兵不血刃的政变之中,却有一个人全家上下被杀了个精光,就是韩明远的爷爷韩通。韩通是赵匡胤大军回城后第一个察觉不对准备抵抗的人。他身为侍卫司副指挥使,指挥使当时不再军中,他有全职调兵权。但是就他悄悄准备抵抗时,回家途中被匪人追杀。匪人紧追不舍杀了他之后,还把他全家上下老弱妇孺杀了个精光。因为赵匡胤事前吩咐,军队回城不准杀一个人,所以凶手捉到后,因为这个承诺,无罪释放。

    他们不知道的是,韩通的儿子韩驼当时不在家中,得以幸免。赵匡胤登基称帝后,对柴氏宗亲以及退位的八岁小皇帝极其优厚,给了小皇帝一个封号,供养他余生。当然,这是对外所称,至于小皇帝二十岁时暴毙,赵匡胤隆重国葬,那自然也是赢得了天下人的一致称赞。

    “先帝是被杀的!因为他有了儿子留下来!我父亲当年知道先帝被迁到房州后,担心赵匡胤暗害,所以一路暗中保护,在房州隐姓埋名也住了下来,照护先帝长大。先帝有小皇子出生时,担心事情传到京城会招来赵匡胤忌惮,所以让我父亲偷偷带走了小皇子。果不其然,没多久就传来了先帝病故的消息。我父亲带着我与小皇子逃离房州,但不知道被何人告密,赵匡胤意欲斩草除根,所以派人紧追不舍地追杀。我父亲一路西逃,一直逃到了天山,还是被他们追上了。父亲当场被杀,我重伤昏迷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