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8章看上市长的女人 (第2/3页)
,他听了肖爱国的解释后,就淡淡一笑,说道:“要当爸爸了,这是好事,值得祝贺。”换完电池,他坐下,眼睛看着肖爱国又说道:“老肖,有关于棉纺厂的资料吗”
肖爱国一愣,随即就明白了怎么回事,说:“有,我去拿。”说着,就走了出去。
江帆感到很奇怪,肖爱国没有主动跟他汇报棉纺厂工人闹事的事,但却很有耐心地汇报秘书老婆生孩子的事。看来,棉纺厂工人的事,他们应该是见怪不怪了。江帆为自己刚才冒失的心理有些惭愧,
很快,肖爱国手里拿着一个档案袋就进来了,他恭恭敬敬放到江帆面前,说道:“都在这里。”
江帆看了一眼,没有抽出来,而是伸手示意他坐下。
肖爱国半个屁股跨坐在沙发的边沿,看着这位升迁得“非常快”的市长,等着他的问话。
肖爱国是个博览群书的秘书长,别看他人长得矮墩墩的,没有丝毫的文人气质,但他骨子里却是一位学者型的官员。为人谨慎,做事缜密,说话办事非常严谨,在他头来市长办公室之前,他刚刚看了一篇参考消息上登的文章,这篇文章是国外学者写的一篇关于研究中国市长的文章,根据城市行政层级、人口、以及市长的年龄来界定哪些人是升迁的最快的。
文章说,在中国,对于一个中等城市而言,45岁以下成为市长的,无疑就是升迁得“非常快的”;但如果市长的年龄在4550岁之间,则被定义升迁“快的”;但他在50岁以上才成为市长的,则被定义为“慢的。”江帆今年42岁,无疑,按年龄来讲,是属于升迁“非常快的”的市长。对于这个升迁非常快的市长,除去他不为人知的人脉关系和自己的努力外,他的学历显然是最为耀眼的实力象征,因为近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提拔干部的两个硬件就是学历,其次是年龄,再其次就是基层工作经验。这些江帆不但具备,而且有到艰苦地方锻炼过的特殊经历,这些,都是他成为阆诸这个中等城市市长的有力保障。肖爱国还留意到,江帆在上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入党了,党龄长,也是一个官员成长的重要条件。
此刻,这位按照文章定义为升得“非常快的”市长,正意味深长地看着他,这让肖爱国心里没底,本来这些资料是他要的,此刻,他却并不急着看,而是微笑着看着他。
尽管有点书生气,但是肖爱国却不笨,他不等市长开口,就主动说道:“棉纺厂工人围堵政府大院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其实在阆诸,他们就是闹几次,也,你马上采取措施,给我紧逼盯人,我无论你采取什么措施,在头选举前,都不能再出这事。除非你不想干了”说完,就“啪”地一声挂了电话。
对于这个公安局局长,他敢这么说,也敢冲他发脾气,因为,他们彼此都知道,他们谁也离不开谁。
果然,几分钟后,公安局局长何威满头大汗赶到市委书记的办公室,他连连点头哈腰道歉,进门就说:“老板,消消气,你消消气,这次的确有些意外,我的人一直盯着他们,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又聚集了这么多人”
何威跟市委书记叫“老板”,可见他们关系不一般,因为,前几年官场上流行跟领导叫老板,现在几乎这种称呼销声匿迹了,看来,只有何威才保持着这种从前的习惯,也是时刻在向市委书记表明,他们曾经和现在的关系。
何威是佘文秀来了后第一个提拔起来的人,也是心腹,何威知道,市委书记只有敢跟自己这样大呼小叫,甚至是一顿臭骂,只有被他臭骂了,他才心里踏实,他深知书记的脾气,只有自己人,他才会一改往日和善的面孔,骂得越很,说明对你越信任。
此时,佘文秀看了一眼何威那幅点头哈腰的的样子,就说道:“老何啊,我说这块工作你就不能让我省省心吗我现在都急得火上房了,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你说你这个样子让我怎么给你去请示进常委”
何威连忙给市委书记点上一支烟,说道:“您老人家批评得对,骂得对,常委不常委的先别说,我先把这事办圆满再说,保证不让您生气了。”
“你怎么办”
“我们已经制定了一套方案,还没来得及实施,三栋大楼,24小时有人把守,只要那些人一出现,没得说,先拿下,然后再审问。”
佘文秀深深吸一口烟,咳嗽了两声,就掐灭了,说道:“派几个人去北京和省委围堵,回头我跟信方办说一下,师出有名。”
何威说:“您放心,我亲自去做,在两会前,保证不出事。”
“唉,现在哪是两会这一件事,都有关系”他不往下说了。
何威说道:“新来的市长怎么样”
“目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