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第17章女子无才便是德 (第2/3页)
的身影,笑着说:“这个老顾,有时一句半句的说话很有水平。”
彭长宜说:“是啊,给我上了半天课。本来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我的理解和我们所受到的教育都认为它是封建社会的糟粕,但是他却不这么认为,他说女人甚至是男人都应该遵守的一种道德标准。我就说他是复辟。”彭长宜说着,就坐在了吕华的对面,递给吕华一盒烟。
吕华知道彭长宜不抽烟,所以来彭长宜的办公室,他从来都不吸烟,他知道,和比自己小的市委书记共事,自己处处要做到前头,这样,才能赢得他的信任。
吕华把烟放到了茶几底下,就说道:“我不知道你是怎么认为的,其实我始终认为这话说得有道理,只是埋在心里不敢公开说而已,我相信跟我观点相同的人肯定大有人在,他们跟我一样,不敢公开说,因为楼上就是妇联。”
“哈哈。”彭长宜笑了。
这时,门又被推开了,温庆轩从外面进来,听到彭长宜的笑声,他愣了一下,正在犹豫是进还是出的时候,就听彭长宜叫住了他:“温部进来啊,真正的学者来了,咱们听听温部怎么说”
温庆轩进来,坐在旁边的沙发上,说道:“谈论什么呢,这么开心”
彭长宜说:“不是谈论,是探讨,我们在探讨一个古老的关于传统道德层面的问题,中心议题就是,女子无才便是德。”
温庆轩看了看吕华,又看了看彭长宜,说道:“真的彭书记怎么忽然对这个问题感兴趣”
彭长宜说:“不是感兴趣,是刚才说闲话着,这个话题还是老顾引起的,他推崇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我就认为老顾是农民意识,是大男子主义,是封建思想,结果没料到,吕秘书长也赞同这句话,所以啊温部,你给我们讲讲,这句话到底怎么认识”
温庆轩笑着说道:“推崇这句话的人应该不光是老顾和吕秘书长,恐怕天下的所有男人都认同这句话。只是不说罢了。”
“说实话,我不太认同。真的。”彭长宜说道。
“那是因为彭书记还年轻,受到的是现代的思想教育。”温庆轩说道。
彭长宜笑了,说道:“我年轻什么呀,快四张了。”
温庆轩说:“这句话的解释有很多种,有的说这个无才,不是说没有文化,是女人心里没有把才放在心上,这叫无才,心中无才,即使是才艺很高,这个女人也不觉得自己有才,其实是一种谦卑的表现。这个才应该指的是德,她的德是什么谦卑。很多人都把这个理解错了,认为是没有文化,是歧视妇女的意思,所有歧视妇女的言行当然都是糟粕,是应该批判的东西。不过我们真应该为这句话正名,古人总结出的这么智慧、这么好的道德标准要是被我们后人歪解了、错解了,甚至当做糟粕的东西踩在脚下,的确是可惜了。”
吕华想了想,说:“您这个解释比较客观,科学。”
彭长宜说:“我原来一直认为这句话跟三从四德的意思是一样的,听你这么说才知道不是这么回事。”
“跟三从四德大不一样。”温庆轩说:“它们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三从四德是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糟粕,是被现代文明社会早已废弃和不齿的东西,是对广大妇女身心和精神的歧视和摧残。而女子无才便是德尽管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但作为一种传统道德观也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你比如说:闺阃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这话是什么意思,这话的意思就是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而女子之身,是贤才诞生的地方,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一个国家想要有好的国民素质,必须要有良好的教育,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之本,而母亲的教育是能影响我们一个人一生的,也是至关重要的。”
“太对了。”彭长宜非常认同温庆轩说的话。
温庆轩继续说:“贤良的母亲来自哪里那是来自贤良的媳妇啊,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贤良的媳妇来自哪儿,来自那些受过良好伦理教育的女子。所以说,女人,是人类的源头,源头清,水流自然不浊。”
“所以说,有贤女,则有贤妻贤母。有贤妻贤母,丈夫和孩子才会有更多的机会成为一个有才有德的人。一个民族的女性,正是该民族的文明之花,也是这个文明国家的国家之花。所以,女性的教育,关系着个人的幸福、子孙的贤良,也影响着国运的昌隆与世界的和平。”温庆轩继续说到,看了一眼彭长宜和吕华。
彭长宜瞪大了眼睛,说道:“我的天,这么一句话居然讲出这么多的的道理,佩服,佩服。对了,你刚才说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