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天上掉馅饼 (第2/3页)
定下来,原本这事是要看老夫人意思的,老夫人打算要再留她两年,这并不是大问题。
然而顾崇琰如今官居要职,自顾二爷被贬谪之后,顾崇琰便成了顾家的第一把手,老夫人自然是要听一听儿子的建议。
而顾崇琰提及的人选,正是山西大同总兵吴起的嫡幼子吴天材,今年恰好十五岁。
这山西大同府,乃是大夏九边重镇之一,管辖长城镇口台至鸦角山一段,在之前蒙古瓦剌南下时,曾作为一道重要防线,哪怕如今抵御外敌,或是防御蒙古残余势力,都必不可少。吴起作为大同总兵,身兼要职,位高权重,顾婼若能嫁去,绝对是高攀了。
老夫人纳闷自个儿儿子分明是文官,什么时候也搭上了武将。顾家是书香,读书人总是有些目下无尘自视甚高,很大一部分看不起那些那拿刀枪棍棒的粗人,吴起既如是,再如何了得,老夫人还是不大满意。
顾婼也不是嫁不出去了,何必去迁就那些燕颔虬须的泥腿子,将来是要给人笑话的
顾崇琰暗骂老夫人迂腐,自古娶媳娶低而嫁女高嫁,这样攀高枝的事,居然还要犹豫,他母亲绝对是年纪越大越老糊涂了
他只好道:“母亲,吴天材与他爹不一样,吴起虽是武将,吴天材却是个读书的好苗子,他自小就通读四书五经,清流端秀,为人亦是耿直。”
就算吴天材再怎么好,能改变他出身武将门户的事实
老夫人还是犹豫,要好好考虑考虑。
而柳氏听闻了这件事,第一反应便觉得不合适。
她却是不关心人家身份门第如何高的,门当户对了,这嫁了的女儿才能过上好日子。否则将来女儿受了委屈,娘家却不能为其撑腰做主,那日子可能舒坦
当然,最首要的,还是要看对方的品性德行。吴天材这个人。她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光凭着顾崇琰说几句话,她却是不能完全放心的,总要亲自看一看心里头才有底。
其次。这大同府也着实离得远了些,顾婼要嫁去大同,几年才能回来一趟省亲
她自己就保受远嫁之苦,以至于连母亲病重了,病逝了。才回姑苏吊唁。
女儿嫁人,亲人骨肉分离,总是难舍,日后数年不能见上一面,便更觉得心苦。
柳氏去找了顾崇琰,想和他商量商量。
然而顾崇琰才没心思应对她,道:“你一个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能懂什么吴家是权贵,在当地就类似诸侯王了。吴总兵最疼的就是这个幼子,婼儿若能与吴家结亲,绝对有益无害。”
柳氏听他话里话外都在说着吴家如何好,只字不提吴天材的为人,当先便觉得心里不痛快,道:“三爷是嫁女儿,不是卖女儿,吴家再高贵,也得看婼儿合不合适三爷怎么不替婼儿好好想想”
顾崇琰一听就不对了,那一句“卖女儿”让他勃然大怒。站起来大声道:“愚妇”
“我怎么不替婼儿想”他脖子根都粗红了,柳氏唬了一跳,顾崇琰就道:“那吴天材是幼子,上头还有几个兄长。婼儿嫁过去了不用做大妇,管理那一大家子的琐事,清闲得很,吴天材性情又温和,一表人才,允文允武。多少名门闺秀想嫁给他呢,婼儿和他刚好能性情相投”
柳氏见他都生气了,顿时有些不敢说话,但想到女儿,还是绞了帕子道:“那么多名门淑媛趋之若鹜,怎么就选到京都来,还看上了婼儿”
“你这是在怀疑我咯”
顾崇琰最不耐烦听这种话。
大约是从前在仕途上沉寂太久了,如今好不容易熬出了头,便再不想去回忆那段过往,就觉得是自己人生的耻辱。而柳氏这话,摆明了便是他这个做父亲的没什么本事,人家就自然而然看不上他的女儿。
顾崇琰怒极拂袖,柳氏就只能默默流泪。
顾妍注意到母亲眼睛微红,问了唐嬷嬷怎么回事,唐嬷嬷便原原本本说了一遍,顾妍当下就有些沉默。
按照她对父亲惯有的了解,父亲若真的为二姐挑选这样一个样样皆好人选,那就真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