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李太后 (第2/3页)
说完就把后边的冯保叫来,吩咐他道:“以后皇上的安全还是由你来照顾着吧,其他人还不行。”
冯保应声答道:“谨遵太后懿脂”
这时宫女端来了燕窝莲子粥,林洲自己接过来慢慢地品着。李太后看见万历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一颗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皇上已经醒来了,只需调养几天就好。天也不早了,已经黑了,便准备离开了。
“皇儿安心的养病吧,哀家也该回去了。”
那个白头发的太监便又在前面引导,李太后随着他开始走出寝室。宫女们都行了个万福
齐声道:“恭送太后娘娘圣安”
林洲受里端着粥碗,眼睛一直随着那个在这个世界上的母亲,直到她们走出房门在也看不见了。
肚子里一阵咕噜的声音,让林洲才回过神来。
旁边的冯保一直等到林洲把粥喝完才小声的用他那个尖尖的嗓音说道:“万岁爷,你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吃东西了,要不要再来一碗啊”
“不用了,朕已经不饿了。朕有点儿累了,想休息一下,你们都下去吧。”
几名宫女收拾好东西退出了这间寝室。
“冯伴你也退下吧。”林洲看见冯保还站在那里,轻声的对着他说。
“还是老奴来照顾皇上安寝。”冯保恭敬的说。
“不用了,朕想安静一下,你退下吧。”
冯保只好也退出了寝室里。
林洲看了看冯保退出了寝室,在外间专门为方便皇上们而给太监及宫女留下的休息隔间里等着,象是随时都会在第一时间来服侍自己。就自己看来他所表现出来的气质和历史上对他的那个“儒者风度”的评价还是恰如其分的。他也是一个颇受争议而又矛盾的一个人。他从嘉靖年间入宫,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代皇朝。起先因书法出众受到明世宗赏识,当上秉笔太监;后又凭借与明神宗的特殊关系大伴提督东厂;用一身聪明颖悟、通权变达的本事,在大明朝的政治舞台上混得风生水起。自神宗皇帝朱翊钧登基,冯保也攀上了自己一生权力的巅峰。他受遗诏也有说是“矫诏”为顾命大臣,被神宗皇帝视为“内相”。作为一个权势熏天的大太监,他颇识大体,主动联手张居正,改变了有明一代宦官集团与文官集团恶斗不断、内外不睦、虚耗国力的政治格局;使得张居正政令所至,畅通无阻;全力以赴、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新政“考成法”,“一条鞭法”。成效卓著地开创了万历新政的新局面,也造就了大明王朝最富庶的十年。但是他也“贪财好货”,曾经接受张居正“七张名琴、九颗夜明珠、珍珠帘五副、金三万两、银二十万两。”等贿赂。他花费巨款,给自己建造生圹。在北京和河北深县今衡水市的老家,分别建造了两座叫做“双林寺”的家庙。而在他的手上,各种卖官鬻爵的事也时有发生。
冯保学识不凡,颇有文人风骨。他在好友张居正的规劝与引导下,一刻不敢或忘自己的职责。对待神宗皇帝,他既是一名忠仆,又像一位严师。时刻督促着新皇进步朱翊钧幼年时曾一度醉心于书法,就是受到他的影响。他混迹深宫数十年,深明“伴虎如伴虎”的道理。明知天威不可触犯,但是为了报答李太后的知遇之恩,丝毫不计较个人得失。最终,他也因此遭到皇帝的忌恨,落得个抄家贬谪,老死江南的下场。
除了政治上的表现外,冯保还是一个出色的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