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何心隐 (第2/3页)
亭1座。殿前院墙正中辟门,曰“天一门”,东西墙有随墙小门,连通花园。
“坐在殿上边看风景边吃饭也是不错地。”林洲站在大殿的厅堂中,看着御花园的景色心里想着。
“万岁爷,现在是晌午了,你该用午膳了。”似乎是看穿了林洲的心事是的。冯保很体贴的对林洲说道。
“真是我肚子里的蛔虫,真是磕睡的时候送枕头。”林洲心里想到。他回头对冯保说道:“今天让他们把午膳送到钦安殿来来吧。”
“是,万岁。”冯保答道。说完就退出了正厅,在外面的月台上吩咐小太监们去通知御膳房。
看着那个应事的小太监,林洲又想起了在树林里面的那两个太监来。自古宫廷中的监守自盗行为从来都没有禁绝过。尤其是在清朝时期,很多的国宝就被那些个太监和于其联系的宫外大臣们私通盗走了,后来大多都流落到了国外,被放在外国的博物馆里去展览。以致于许多的历史学家说:想要研究中国的历史最好到大英帝国的博物馆去。那里除了大部分是掠夺的之外,剩下的都是从中国的文物贩子手中走私来的,而这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从宫中盗窃来的。历史上最著名的莫过于清末的文廷式偷盗永乐大典了。
大明朝就是覆亡在这一个个小小的看似不起眼的偷盗行为上。偷盗了圣人思想,他们愚弄了士子百姓;偷盗了礼仪廉耻,他们讹附权臣;偷盗了道德伦理,他们淫逸骄奢;偷盗了民族大义,他们出卖了国家
可是自己又能如何呢这个社会就是这样,大家都在埋头缩脑、安于现状的。而那些锐意革新,除旧去敝的人却不受当权阶级的接收,反而却要备受打击。凡是违逆于他们的利益的,往往都是身首异处的居多。尤其是在现在这个资本主义刚刚萌芽的时期,各种有勃于儒家思想的言论都被当权阶级扼杀了。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现在的一代思想家王阳明“心学”之泰州学派弟子何心隐可能已经被杀害了。林洲只记得他是万历七年在湖北武昌狱中死的,具体的时间也不清楚。
“冯保,你知道何心隐现在怎么样了吗”林洲还是想知道何心隐的情况,虽然不一定能挽回他的生命,但是可以知道他的结局。也许......
“回万岁,那何疯子现在在武昌的大狱中关着呢,可能秋后问斩吧。”冯保也摸不清皇上的意图,但还是把他知道的事情说了出来。
“哦,他还没有死吗”林洲有点惊愕。
“是的万岁,内阁定在下个月的十五日问斩。”冯保不知道皇上为什么会突然的关心起那个“异端”。
“他犯了什么罪了吗”虽然自己知道他是因何而死的,但还是想听听这个时代的人对何心隐的看法。
“他是犯了大不敬的罪,发布异端学说,说什么无父无君非弑父弑君之类的话,鼓动百姓谋反”。
“依朕看,他也就是说了些话,还没有到谋反的地步吧”说完也不待冯保回答,就坐在了厅中椅子上。
这时传御膳的宫女们已经登上了月台前地台阶了。
冯保也不明白皇上地用意,见皇上不说了也就不在提起这件事情来。他自己也不是很关心这件事情,那个何疯子是六科地御使言官们发动官员们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