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节国立京师大学堂  万历新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十六节国立京师大学堂 (第3/3页)

,今天的朝会就到这里结束吧。内阁要尽快的拿出一个章程来,这个京师大学堂讲关系到我大明的千秋基业,还请诸位臣工能够尽心尽力的办好这件差使。”

    于是在一众文武百官的一片山呼万岁的喊声中结束了林洲来到大明朝的第一个朝会。时间也是快要到吃午饭的时候了,从早上的六七点钟到现在足足开了几个小时的会,处理的问题倒是不怎么的多,浪费的时间倒是不少。林洲也是有点饿了,于是带领着一帮子随从回到了乾清宫用午膳。

    自从裁撤了内宫中的两处御膳房之后,林洲一直都是和皇后王喜姐、淑妃王玉婷也就是上文提到的那个嫔妃用膳的。使得皇后和王玉婷两个人每次都是要等到皇帝一起才会吃饭来着。三个人的午膳也是削减到了只有十六个菜品,仅此一项在膳食支出方面每年宫内就可以节约近十万两银子。要知道皇帝吃的东西可都是贡品,是从全国各地进贡来的珍馐美味、极品素材,哪一个不是价值不菲啊

    自从这一改革之后,林洲又把宫内的御膳房裁撤了两个,把太监宫女们的伙食全部都改成了集中地供应。在紫禁城的后宫生活区内划分了九块区域,保证每一名太监宫女都可以在最近的一个御膳房用餐。大大的缩减了宫内柴薪、粮疏的采购数量,也使得宫内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只是多余了许多的人员出来,暂时还没有什么好的去处来安置他们,林洲也就没有进一步的加大在宫内改革的举措出来。只要解决了这些多余人员的出路问题,林洲计算着宫内的太监宫女的数量最终能缩减到太祖皇帝时期的水平上,也就是大约三四千人。这可是一个庞大而艰巨的工程,也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解决掉的,要知道现在如此的太监宫女,是经过的近百年的积累的问题,岂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处理好的,林洲也是知道此事需要的是从长计议,否则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激起宫变出来。

    现在的宫内的改革才刚刚初见成效,加上宫女太监集中就食,现在每个月节约的钱足够支持京师大学堂的先期筹备工作了。

    在十一月三日的朝会过后两天,内阁关于合并各衙门的学堂成立国立京师大学堂的决议也出来了。最终内阁的意见是,由礼部尚书于慎行来负责筹备,筹备署衙设在文华殿的值班房内,负责各部门的协调工作,至于基建的工作则有工部的营缮清吏司负责,由工部的右侍郎负责监督。由于学堂的地址是在通州的皇庄上建设的,少了前期的征地筹款等费力费时的工作,所以很快的就有工部的工匠们进驻了通州。

    林洲也是很重视京师大学堂的筹建工作,两次下诏对京师大学堂的建设工作进行协调,处理了几个办事不利的官员。也以最快的速度从内库中调集了五万两的银子现行拨付给了工部的营缮清吏司,让他们尽早的开工,以便能在明年的春天开始招生。林洲也多次的召集了工部的相关设计人员,就京师大学堂的建筑设计进行了研究商讨。虽然林洲不是学建筑设计出身的,但是林洲以自己超出这个时代人的观点所给予的意见还是让工部的一帮子老专家们不得不重视。林洲坚持了京师大学堂正门的那个经典的设计,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北京大学的正门的建筑样式。

    只是这个时代还没有后世的诸多的建筑材料,无法实现自己心目中的大学的面貌,林洲心中不免的有些遗憾。考虑到大学堂的课程设计可能在这个时代里有点超前,也许不会被很多的人所认同而导致招生的不足。大学堂所规划的五千亩土地倒是没有用到多少,只是使用了二千多亩。准备建四个分区,分别是:教学区、运动场馆区、学习区和生活区。教学区内计划建设八幢四层高的教学楼,每一幢都是加长了两倍的午门城门楼。每一层都有三间的教室,可以容纳约五十余名的学生同时上课,每幢楼的二楼上有一间是教员的办公室,也是仿照现代的办公室格局结合明代的实际情况而设计的。八幢教学楼可容纳四千四百人同时学习。运动馆区则是一个标准的八百米的操场,里面的设施也是根据皇帝林洲的指导而加以设计的。什么沙坑、单杠、双杠之类的。还有就是根据皇帝的图纸所打造的一个据说是篮球架的东西,当然了还有就是皇帝改进后的蹴鞠用场地。虽然大家都不是很明白那些条框和大小圆圈的用途,可是皇帝说到时候大家就会喜欢上这种改良的运动的,没有办法大家也就只能依着皇帝的旨意办了。学习区其实就是图书馆和一些室内的休息室。生活区吗就是大家吃饭睡觉的地方了。

    只要有钱有人什么事情都是好办的,这也是一个千古不变的真理。在朝廷内外的关注下,在皇帝的三番五次的嘱托下,有充足的人力物力,国立京师大学堂经过四个月的建设终于完工了。xh211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