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节 校务委员会  万历新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十七节 校务委员会 (第3/3页)

    由此可以看出在古代的中国并不是每一个的读书人都是死命的钻研四书、五经之类的经史典籍的,至少还是有许多的其他的途径可以进入仕途的。只是每一个王朝的更替都不同程度的破坏了原有的教育的体制,使得各个专业的学科教育没有能连贯的继承并延续下来。像是律学、算学等也不每一个朝代都有设置的,在明朝就没有这样的专门的学校。不过林洲在他的建校文书中已经把这两科给提了出来,并单独的成立了一个学院,并分别得改为司法学院和数学学院。

    众人都围着皇上所写的建校文书进行着讨论,在关于校务委员会的组织章程中,众人的意见明显的不一起来。这校务委员会的组织办法明确的规定了校务委员的组成:当是从学堂内的各个教谕中推选或是不记名的投票产生。而且首次的提出了一个“民主”的新词,众人皆是不明所以的。

    “这民主一词是什么意思”

    “不会是什么新的推选的方法吧”

    “也不知道皇上是从哪里弄来的,真是让人头痛。”

    “是啊最近的朝会上听说皇上也是出了许多的新词汇出来,而且还在朝堂上给臣工们解释了一番。”

    “对了,杜兄应该对此深有体会的吧”

    众人皆是会意的一笑,关于杜时中在朝会上因为对皇上的“物理”一词的解释,而博得皇上的赏识被授予物理学院的院正一职,这也是京师大学堂成立以来的第一个正式任命的职务了。

    旁边的一人翻了翻那文书,发现在结尾的地方对民主做了解释。于是大声道:“看,皇上在这里原来是有解释的,可能是怕我们不能体会圣意吧”

    众人的脑袋几乎都挤到了一起,看见条例的结尾果然有部分的文字是解释民主一词的:民主是以多数决定、同时尊重个人与少数人的权利为原则而进行的决策和决议。众人看过后皆是恍然大悟般:原来如此啊,这不就是少数服从多数么没有想到这就是民主啊

    大家也不再纠结这个问题了,时间是紧迫的,学堂的基建工作已经开始了,最多三四个月就能完成初步的基础工程了。而最重要的组织及学堂管理的各个方面的进度确实难以把握的,往往为了一个章程的制定而耗费数天的时间。大家都知道要努力地完成这个皇帝交代下来的任务,因为于尚书已经说了皇上对此事的重视,要是因为办事不力而让皇上失望,那一辈子的仕途可就是要全完了。

    接着大家又继续的讨论委员的权利和义务一项。皇上只是写了几条,但是每一条又是那么的有实务。委员的权利中规定的似乎有点大了些,共分了三条:一、在校务委员选举中,有选举权、被选举和表决权。二、按组织程序,有权询问和指出学堂各级领导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三、因行使正当民主权利而遭受打击报复时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控告。

    而在委员的义务中也是写了四条:一模范遵守校纪、朝廷法令、学校的各项制度。二、宣传和带头执行校务委员会的决议,保质保量完成校务委员会交给的各项工作。三、正确代表教职工的利益,密切联系学生,深入调查研究,为学堂领导献计献策。四、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教学业务和参政、议政的水平。

    大家看到这里,也是不由自主的翻到最后去寻找皇帝的名词解释去了。众人看完皇上对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申诉等等没有接触过的词语。众人觉得这委员的权利是否有些过大了,要是依照这个章程来,那委员们还不都成了学堂里德监察御史了吗

    众人纷纷的向于慎行投去了询问的目光,没有别的原因,就在这个文书来的时候于尚书可是从皇上那里来的,应该最能知道皇帝的旨意的。皇帝不会让学堂中也出现一个都察院吧

    于老尚书于是又把皇帝在乾清宫中所讲的那些话有一遍的讲给的这些同僚们听了。大家听完后不由得都松了一口气,毕竟大家谁也不想以后在学堂中也搞得跟朝堂上似的。

    大家不知不觉中就把厚厚的一本建校文书看完了,也是大体上明白了皇上对京师大学堂的期望,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各部门的专科学堂的集合体,而是一个全新的不同于这个时代的其他的学堂的一个崭新的大学堂。众人的心中不免的都生出一份向往来,也许自己也可以自由的、不受约束的在这个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的,因为这是一个敞开的舞台。

    在文书中林洲把科系分成了: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学院、经史学院即是文学院、经济学院、艺术学院、司法学院七个学院。众人又是翻了一遍也没有关于武学的信息,不知道皇上为何把这么重要的一个学科给忽略掉了。xh211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