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节 第一军的初创  万历新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十九节 第一军的初创 (第1/3页)

    第一章韬光养晦第十九节第一军的初创

    北京京郊北大营

    从神武门出来,往北走约三里就到了羽林卫的军营驻地,目前在京郊大营中的近卫亲军约有两万人,除了羽林三卫的士兵外,还有就是金吾右卫的士兵也是在此驻扎的。林洲来到京郊的亲军大营前,看见大营的辕门打开,四周都是戎装整齐的士兵。高高的木质的箭楼高达十数米,上面插满了各种各样的旗子。

    林洲的御驾也是驶进了大营中,透过车窗看见这个精锐的皇帝禁卫军的士兵们生活的地方,林洲也不可避免的有了些热血沸腾到了起来。

    在这个时代的明军尽管是经历的自土木堡之变的衰落,但是仍然是远东地区最强大的武装了。可惜的是明军的军魂已经随着土木堡下几十万的英灵们长眠了,自此以后再也没有什么能够支撑起这个庞大的战争的机器运作了。空有两百万的军队,却是无法的保家卫国,到后来都成了异族建功立业的台阶了。

    在多次的蒙古入侵,以及后期的女真两次劫掠京师的战斗中,明军竟然都不敢与敌接触,他们已经是丧失了作为一名军人的荣誉,已经玷污了作为横扫蒙元的那个强大的军队的荣誉了。他们已经变成了一只失去了军魂的,没有了利爪和牙齿的老虎,而且还是一只纸老虎。

    作为一个国家存在的重要保证,没有一只能够战无不胜、敢于浴血沙场的军队,是这个国家最大的悲哀,而大明却慢慢的在往这样的深渊中滑落。

    有明二百多年来,历代的皇帝和内阁都是实行的重文轻武的政策。往往是同品级的文武官员,武官见到文官,甚至是比自己的级别低的多的文官也是一样的要行下跪之礼的。而地方军队的最高统帅往往也是由一些文官来担任的,这些依靠科举和八股文而出来的官员,本就对军事一无所知,却又在军中自是甚大。经常欺压自己的同僚,对军队也是不清楚,却常常的固执己见,置专业的军事建议于不顾。造成了战事不利却又推脱他人。为了能够更好的掌控军队,常常是克扣军饷装备从而使得将士离心,明朝后期的多次大的兵变多是这种原因造成。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面对的难题足够林洲去头痛的。幸好自己有着一个强大的,又不需要那些文官集团来掣肘的禁卫军可以实现自己对军队改革的实验。林洲知道,在明年以后朝廷的财政状况会随着子粒田征税和一条鞭法的施行而慢慢的好转的,这样就保证来了将来的军队的后勤和军饷的稳定。

    “该是要真正的做些什么的时候了,否则将来的战争中将会是悲剧的开始。”林洲的心里暗暗的起誓道。

    车子进到辕门后没有多远就停了下来,在古代的营规中有一条规定:在军营之中是不准驾车的。汉时的周亚夫也曾为此而拒绝过景帝,这个故事可是在初中的语文课中的,所以林洲还是遵循了这一军规。即使是林洲不下车的话也是没有人敢真的下来拦他的,现在的大名已经找不到想周亚夫这样治军严谨,正直敢言的将军了,他们已经被自宋以来的轻武文化弄得没有了血性了。

    林洲铁青着脸从两旁跪满了大小军官和士兵的道路上直往校场走去。营中的十几位指挥使、副指挥使,数十位指挥同知、指挥佥事,数十位的千户高官们都不知是哪里出了差错。大家都忙着怀着各种的心思跟在林洲的身后,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脸的茫然和惶恐之色。

    站在校阅台上,看见底下跪着的黑压压的人群,林洲还是感到心情的澎湃来。也许制度上的改变只需要改动纸上的条文,而思想的改变却需要时间的潜移默化。林洲知道一切都只是开始,来到这个时代快两个月的时间,多少让他明白了要想改变中华民族固有的命运,是需要巨大的精力,坚定地毅力,还有就是漫长的时间。

    在林洲的指示下,贴身的侍卫们已经传了皇帝的谕旨,让兵士们都起身来。看见他们万人如一的动作,林洲知道这是一支军纪森严,训练有素的军队。

    “各位将军们,你们所带的士兵是朕见过的最优秀的士兵了,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中可以看见诸位将军的治军之严谨,军纪之严整来。你们没有辜负朕的期望。”林洲适时的给了众将一个大大的甜枣,打消了他们心中的担忧。

    “士兵们”林洲面对着两万多亲军士兵开始了他的演讲来。

    “作为朕的近卫亲军,你们担负了朕的安危以及朝廷的稳定的重任。从朕进入到军营的那一刻开始,就看见了你们军纪森严、训练有素,人人威武精壮,各个尽职尽业。朕心中很是安慰,有了你们才能保证着这大明的江山社稷,才能保证着这大明的亿兆黎民百姓,才能拱卫京师安全。”

    “你们是朕的御林军,是朕的御用亲军,是朕手里的拳头,你们的军锋将指向任何威胁到大明安危的敌人,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