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节 内染织局 (第1/3页)
第一章韬光养晦第二十五节内染织局
紫禁城乾清宫
“大宴仪”第二天,直隶道监察御史汪直上书,弹劾武清县驸马都尉李和。列举了七大罪状:强抢民女;欺压良善;夺产纳地;纵匪为恶;包庇罪犯;侮辱朝官;君前失仪。内阁在奏章上批示的惩罚也算是很严重的,至少是自嘉靖帝后对宗室处罚最重的了。不过对于宗室触犯刑律的处罚,一般都是要经过皇帝的批红以后才会有效力的。
由司礼监掌印太监来行使皇帝批红的权力是始自武宗皇帝,一般内阁都是在奏章上拟定意见以便皇帝参考,这就叫做票拟。
在没有得到皇帝的批示以前,内阁的票拟是没有什么法律上的约束力的,只有经过皇帝朱笔签押的奏章才能够以诏旨行文天下。
所以说在明朝始终是存在太监专权的事情,就是因为他们的权利太大,加上他们扭曲了人性,往往会造成朝政的败坏和国家的衰落。
不过,自从林洲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在宫中处理的政务凡是大事、要事基本上都是由林洲亲自批示的。作为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冯保,对于皇帝收回批红权心里也是颇有微词的。
冯保能够登上这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子,是从前隆庆帝宠宦孟冲那里抢来的,加上冯保为人跋扈,得罪了前任首辅高拱。以前由他掌管着批红的权利,遇到一些高拱余党的弹劾奏章多半可以糊弄下去,现在由皇帝亲自来批红了,冯保在也不能像以前一样掩盖官员们的弹章,心里总是没有底气。唯恐那天皇帝一个不高兴,就把自家发配和孟冲一起去拉粪车了。
看着奏章上内阁的票拟,林洲认为,这样的处理意见应当是首辅张居正的意见,多半是想趁此机会来个杀机警猴,震慑一下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