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节 未雨绸缪 (第2/3页)
于太监当权进而祸国殃民或是致使国破家亡的例子几乎是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的编年史。中国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都是能够找到这样的例子存在的,从赵高李斯到东汉十常侍之乱,从田令玫到童贯等等的例子就是不少了。林洲对于明朝时代的那些个太监专权弄国的事迹更是了如指掌,只不过时代的发展却是给予了人们走够的智慧,在明朝的历史上已经有太多的这样的太监们没有落得个好下场了。当然了林洲可是没有指望着自己的那些臣子们能够约束甚至消灭太监们权力欲望,等到他们成功的时候估计这个国家也就是没有多大的指望了。所以在林洲的心里也是在慢慢的寻找一种能够长期的限制太监权利膨胀的制度,即使以后自己死了也能够很好的继承下来的制度。
“对了,皇上早晨的时候听李公公说内阁首辅张先生在家中昏了过去,现在还躺在床上呢,圣上是不是派个御医前去诊断一二”冯保像是突然地想到了什么似的,对着林洲恭敬的说道。
“哦,这事怎么朕不知道”
“也是昨个晚上才发生的事情,听张府的人说张先生正在跟几位同僚商谈关于清查田亩的事情,突然就是晕倒了过去,今个早晨奴婢路过文渊阁的时候听见那儿的管事李公公讲的。”
“那有没有说到底病成了什么样子了,严不严重啊”林洲的语气多了几分的急切来。
“还好,多亏了赞神医,昨晚用了些药后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只是身体还是虚弱的很,赞神医也是嘱咐要多休息休息的。”见到皇帝有些着急张居正的病情,冯保的心里也是多了几分安慰。张居正是自己的至交好友,也是政治上可靠的盟友,有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想当初正是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有了张居正的帮助才能够扳倒了高拱老儿,否则在那样的形势下自己的身家性命就是真的不保了。自从张居正入主内阁首辅以来,和自己也是联起手来在各种政策上也是志同道合。正是在自己的支持和调和下稳定了朝局,使得张居正政令所至,畅通无阻;全力以赴、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所以说自己和张居正也是惺惺相惜的多一些,并不是纯粹的因为利益的纽带而走到一起来的。现在张居正生病了,自己对于他的病情多少还是了解的,正是因为自主政以来的各项政策和近期的清查田亩之事,使得长期紧绷的精神和肉体在重压之下倒塌了。张居正的身体状况已经是到了油尽灯枯的前夕了,倒不是因为年龄上的原因,而是精力上、体力上的严重透支所造成。
“那还是叫太医院的御医们再去复诊一下的比较好。”林洲思索了片刻后说道,“大伴,你到内库中挑几根上好的人参、鹿茸之类的东西送到张先生府中,叫他好生的在家中养病,内阁中的事务倒是先交与其他人来处理吧”
听了皇帝的这几句话,开始还是满是感激,只是后来打倒是什么意思呢冯保心里只是一瞬间闪现出来的疑问,也就很快的就消失掉了。
奉了皇帝的旨意,冯保也是高兴的去了内库中去挑选赏赐的物品,只不过这一路上倒是不停闪现着皇帝的那最后的几句话来。
冯保在这时想到的却是夏言、严嵩、徐阶和高拱几人来。这些人无一不是一时的官威鼎盛,可是也是落得最是迅速的几人,难道还是逃脱不了朝争倾轧的路子吗
其实冯保倒是把问题想的差了,林洲本就没有想着现在就要扳倒张居正,即使是以后也是不会有这种想法的。只是出于建立更加稳定的朝廷局面的考虑而已。要知道有明以来,朝廷内部的政治斗争就是一直都是存在,只不过在嘉靖朝以前斗争来斗争去大家的下场还是落了个去官而已,但是到了严嵩时这样的状况就开始朝坏的方向发展了。当时严嵩入阁为相但是却是惧于首辅夏言的权威,在嘉靖皇帝面前恭谨媚上取得了嘉靖皇帝的宠信,不久更是借着一次复套的机会一举的扳倒了首辅夏言。不过却是担心夏言仍然有复出的机会,于是严嵩又利用掌管锦衣卫的都督陆炳与夏言的矛盾,总兵官仇鸾与曾铣的矛盾,联合陆、仇二人,确立夏言与曾铣交结为奸的罪名,置他们于死地。开创了政治斗争斩尽杀绝的先例,为以后天启、崇祯朝的政治斗争埋下了恶劣的引子。
林洲想到的就是如何的消弱朝廷党争,内阁首辅的权利在一定的程度上已经是很大的了,几乎是相当于前朝及本朝初年的宰相。这样的想象明显的已经是超越了当时太祖皇帝建立内阁制度的初衷的,如何才能使得内阁有权而不擅权才是林洲想要的结果。这样的想法也不是出现在林洲的脑海中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