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四章 曲悼江南  墨雨仙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三百一十四章 曲悼江南 (第3/3页)

  昔日,司空浩然执琴,凭他张扬的性子,观那夜阑星空,平湖秋月,胸中自然生出慷概意气。触景生情,琴声随心而发,自然也奔腾着慷慨豪情。这一段曲调中,笛声为辅,随之层层扩散,浩大之中辅以悠远。初闻此段,闭眼即能热血沸腾,似是纵马高原,快意驰骋。

    少时,琴声渐低,萧声受其影响,时隐时现。

    起初哀意浓厚,但随着琴弦挑抹,那一丝凄凉的旋律,渐渐多了几分出尘隐世的仙气。此乃《清风明月》的第二段,以“仙尘”为主题。昔年,两兄弟将要分离,铿锵的琴声受到影响,渐渐蕴藏“疏狂一醉”的怅惘。箫声本就出尘,与之相配,吹出长音,仙气自得。

    而今日,云鸿吹箫,更有一番造诣。

    他历经两世,勘破世情,那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意境,更是挥洒自如。

    两人虽是第一次合奏,但因曲风相合,竟似心意相通。当年,两兄弟因为性格相悖,导致此曲久不能成。但今日,云鸿与虹颜配合,竟将《清风明月》第二段,奏得完美无瑕。

    湖面被乐声所激,波涛起伏,层层扩散。

    忽然,笛声转高,出尘的仙气濒临破碎,旋律变得急促而颠簸。

    眼前,时空幻化,仿佛看到了秋风秋雨,残荷飘萍,令人感叹山河悲壮。于此同时,琴声骤然低沉,弦弦沉远,更添一份清寂。二者起此彼伏,一高一低,一快一慢,琴箫合奏,相得益彰。旋律偏向伤感,这一刻,就连水中逗留的鱼儿也一次散开,在碧水银波中上蹿下跳,团团乱转。曲子进入尾声,琴声、箫声越来越低,似是夜风轻拂幽林,鬼火流萤齐飞。

    《清风明月》的第三段,主题是“离别”。

    “清风明月觅知音,知音不在谁堪听?焦尾声断斜阳里,寻遍人间已无琴……”

    随着曲调结尾,虹颜不由自主的唱出声来。正如昔日战国,伯牙子期,因知音之死,伯牙发誓再不奏曲,自毁古琴。如今,擅长奏琴的弟弟已不在世,如此意境,却也与之相似。

    不觉间,二人已是催然泪下,心中万分伤感。

    这一曲《清风明月》,虽曲艺平平,但琴箫搭配,浑然一体,全曲自成高格,似乎讲述了欧阳两兄弟的一生。云鸿虽不曾亲历,但深知其情。对于这样的结局,心中悲伤难平。

    眼看曲调将终,更觉可惜。

    这千古难逢的绝世佳曲,难道真要以悲剧结尾,令人终身遗憾吗?

    风云穿梭,日光晦明,云鸿心中一凛。

    他作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当初,欧阳然与欧阳颜合作此曲,演奏时进入“天人合一”的状态,思想已不在乐器上,一切曲音,随心而奏。离别是他们的结局,故而此曲以“离别”结尾,可谓天成。但现在,云鸿代替欧阳然,他是个局外人,或许可以人为改变这个结局!

    当下将箫声转高,自成一音,低徊的节奏顿成欢快的旋律!

    面对音律的上扬,虹颜措手不及。

    这已是最后一音,依照原来的曲谱,最后收尾的是一道沉音。本要去拨沉音弦,但不知为何,神思一转,伸手拨到了清音弦上。霎时间,层云崩飞,群鱼游散,湖面上鼓涌的水浪齐齐坍塌。大圣遗音正气催发,随着这一弦撩拨,一抹清冽之声发出,悠悠传开数十里。

    最后一声,清朗铿锵,将之前的凄凉怨气一扫而散!

    天地之间,豁然开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