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九章 灯即是等  墨雨仙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四百二十九章 灯即是等 (第2/3页)

按照同样的方法捉了一笼月光萤,随后离去。

    天穹碧紫如墨,月圆如盘。

    绚烂的烟火炸开光花,将整个红河村笼罩在一片祥和欢腾的气氛里。

    看完表演,云鸿便携着静萱,去了村北的红河。

    重生以来,云鸿一直活在紧张的节奏中。

    就算是除夕夜,也因决心离开侯府,心中暖意难存。

    许多年来,他一直幻想,想着有朝一日,能与心爱的女子,晚饭之后,携手共游夜市,买几支钗,看几盏灯,若有船,便租一叶轻舟,于水上轻飘缓荡,听一缕风,赏一轮月。

    他没想到,这种理想生活,竟在今日有幸实现。

    耳畔是烟花喧阗,月下是风灯曳影,水上是烟波渺远。

    而身侧,是她醉人的笑颜……

    远山横斜,云光浮动,行船漾起一抹涟漪,惊起几只水鸟。

    “夜江雾里阔,山月迥中明。溜船惟识火,惊凫但听声。劳者时歌榜,愁人数问更。”云鸿亲自充当船夫,一边摇撸,一边高歌徜徉,所唱的便是这首南朝传下的《五洲夜发》。

    静萱斜倚他身侧,听他唱这寥落之曲,急忙转过身。

    “公子不开心吗?怎么唱这首诗?”

    云鸿转头微笑,将她搂在怀里,道:“非也,你只是不解诗中真意罢了。”

    静萱撅着嘴,学读书人作揖,道:“那就请公子赐教。”

    云鸿刮了刮她的鼻梁,说道:“也只是触情生情罢了。这诗中说,江面浩荡,夜雾迷蒙,山月明朗。时有渔火焚江,水面夜栖的野鸭为之惊骇,到与眼下之景相符。那船夫纵然一路高歌,但船中旅客却不得安逸。如此清夜,枕着幽邃渔火,寥落之情,怎能不萦于心怀?”

    “那还不是悲伤嘛……”静萱偏头望他。

    云鸿摇头道:“这首诗,寥落虽是寥落,但却不至于惨不忍闻。前二句的“阔”字与“迥”字,气象弘大,足以衬得月色清明,岂是后文的点点渔火可比?想来,诗人看到渔火夜渡虽心生黯然,但其自身,却是一个淡然豁达之人。”说罢,停下船撸,任由小船漂于水中。

    静萱虽没读过什么书,但此刻听闻云鸿所言,也大致明白了其意。

    云鸿的意思,是将此诗的作者,暗比自身。

    不过,她很快就发现不对。

    反驳道:“不对啊,公子,你跟他不同的。他看到的是渔火焚江,那是一幅寂寞悲戚的画面。但你有我陪在身边啊,这里也不是江面,岸上还有灯,天上有烟花,这可是盛景呢!”

    见她面带纯真,云鸿搂住她的纤腰,将头倚在其肩。

    “萱儿,你说的不错。但这世上,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像今天这样的安逸日子,下一次,却不知何时才有。收集仙器,任重道远,我真不知,明日此刻,还能不能这样抱着你。”

    听闻这话,静萱的情绪似受到影响。

    在静萱心中,云鸿一直是个坚强的男人,却不知他也有寥落之时。

    “公子……”

    这一刻,她不知该说什么,只唯有环紧双臂,给云鸿送去温暖。

    不知何时,小船已经靠岸。

    但见水上莲灯漂移,与清波交相辉映,衬得水下灯影亦是浮光点点。莲灯内燃着别致的红烛,散发着暖暖的晕辉。然而,便是这如丝的星星之火,便足以抵去夜湖的清冷之色。

    静萱推开云鸿,说道:“公子,我们去放灯吧,你不是有心愿吗?”

    云鸿点头,牵了她的手,纵身踏波上岸。

    在小贩处买了两盏莲灯和纸笔,静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