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 到达扬州  三国袁公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四十四章 到达扬州 (第2/3页)

过标志性的寿春八公山,到达了以后将要生活很长一段时间的寿春。

    寿春县地处淮水南岸,南引汝阴、颖水两水,东临三吴富庶之地,北为中原腹地,西接陈、许,外有江湖为阻,内有淮、肥水利,是南北的交通要冲,商业发达。

    寿春城外,四周都是连绵不绝的良田,田地里的麦子已经泛黄,周边多有寿春民众看护。管道上往来的多是吴郡、会稽之地的商队,所贩物资也多为兽皮,盐铁,木材,香料等等。

    袁术对这些所贩物资比较在意的便是盐和铁。不过与好几个商队擦肩而过,惊鸿一瞥之下,袁术松了口气,这些能有能力贩卖盐铁的商队都是大家族的商队,而且他们所贩之盐也是板结成块,颜色褐黄的粗制盐,想必是通过陶罐煮海水做成,并不是挖掘卤水池开的盐矿。而铁的数量也是很少,看上去也是经由铁匠反复锤炼铁矿石慢慢提取的。从这点上来说,袁术的竞争对手仅是一部分的扬州豪族,没有变成与全民的竞争,这样无形中便会少很多的阻力。

    车队慢慢经过城门,入目所见的是楠木门上四处剥落的漆与跳刺的门面,城墙上也到处是青苔,很多的三合土砖都已经风化,可以想象这寿春的军事荒废到了什么境地。

    还好这寿春守门的将士看上去虽战力不高,但还是有点军人的精气神,可能是受到黄巾起义的影响,郡守紧抓过一段时间的军士训练,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个郡守完全就不通军事,只是一时应付。

    进入县城可就热闹得多了,到处都是吆喝之声,商队组成长龙向城东而去,而西面则是数之不尽的猎户农人。这些猎户农人都抱着一两只猎物大声招呼吆喝,从他们吆喝的声音里,可以知道这寿春野物其实不太值钱,可能是因为山林广博,生态发达的缘故。

    偶尔在这些人群里会出现一两个身穿染色麻布衫的人,可能是商家管事在人群中挑选猎物,将那些皮子完整的皮毛柔软美丽的猎物以一个合适的价格挑走,然后猎户便拿出随身的青铜匕首应者对方要求剥去兽肉,这些人如此收购皮毛,想是是北方来此的商家。

    越接近瓮城,人流越来越少,所去瓮城之人多是衣衫华美的文士公子与商家重要管事。虽然人流不比外城多,但想比其余地方也是不少。

    来到瓮城门口,几个守在瓮城门口的官员连忙上前与袁术车队的领队人袁志说话。几人说了一会儿话后,袁志骑着马转回,来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