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难得闲暇  三国袁公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十一章 难得闲暇 (第2/3页)

斜生产,如今在此地工作的人有10000多人,负责开矿的奴隶都有1万以上。因为铁厂的防御较好,加上军械的生产开始执行流水线生产,袁术将铠甲刀剑的生产作坊全部集中在这一地区。同时为了使得整个铁矿生产基地更好更稳妥的发展,袁术在铁厂不远处开发了一个庞大的军屯地点,这个军屯即负责着铁厂产业的安全措施,同时又专门负责铁厂工人的食物供给,最为重要的就是征募丹阳勇士组建精锐士卒,为以后扬州战略做着自己的贡献。

    鞍山铁厂的发展成果让袁术很高兴。得到轴承技术的支持,整个铁厂完成了人力轨道车的改良,使得鞍山铁厂的原料运输,原料投放在自动化方面首屈一指。同样的因为技术一直在进步,整个铁厂出钢量也得到很大提高。铁厂的铁产量已经达到年产2万吨,钢产量突破3000吨,锰合金的产量倒是稳定在200吨左右。好在鞍山的锰矿质量比较恒定,储量也算庞大,铁厂工匠们逐步的实验下,废合金钢的质量倒是有所提高,虽然达不到制造武器的水平,但作为农具来用已经很不错了。为此,袁术还专门给那组降低钢废品的工匠升了爵位。

    视察完铁厂,袁术并未在鞍山过多耽搁,而是直接前往长江出海口沿岸的武进县查看海船的制造。

    由于“起点”号海试基本成功,开始定型建造,整个武进造船厂开始忙碌起来。因为袁术的先知先觉,加上袁术在扬州集团内部说一不二的名望,武进早在3年前就开始建造大型的船坞。经过几年的发展,武进的船坞已经足够一次建造5条“起点”级的海船。加上早就准备好的造船原料与用珍惜锰钢打造的建造工具、船釘,和因为长年建造大船的数百位工匠,几千人学徒,数千海军与数千奴隶共同努力,海船的建造速度很快。从定型到现在为止,开工最快的一艘海船已经在铺设甲板,其余的4艘海船都已经建好龙骨。

    海船的制造有条不紊,海军的训练同样没有落下。早就决定将海军作为战略性部队的袁术一直很重视海军发展。汉末东方国家还未重视海洋的战略地位,因此更本没有海防一说。扬州作为唯一拥有海船与海军的地方,可以利用茫茫大海的优势,随时突袭沿海诸候的重要城池,为扬州北上带来极大的优势。

    除了战略上极为重要外,大海上的贸易路线也是袁术所看重的。汉末的终极兵种就是骑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