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陈宫之策 (第1/3页)
见夏侯惇脸上的怀疑之色,陈宫并不着恼,而是慢慢开口道:“那斥候乃是在离楚军数百步的距离停船靠岸,见到下游楚军的情况。按照正常道理,这大水淹过敌军,定然会将敌军船只往下游推。一般情况来讲,原先楚军停留之地差不多也就在斥候登岸的地方!”
“将军想想!楚军全部聚集在残骸周边,在上游却没什么人!难道在受到浪头冲击的时候楚军并未受损,反而等浪头过了之后才大军损失过半?这不可能!”陈宫说完,等待夏侯惇裁决。
“对啊!敌军为什么没在上游布置人手,不合道理,可那斥候所言也不是作假,这……”夏侯惇听了陈宫的话,茅塞顿开,知道陈宫说的没错,只是那斥候所言也没什么疑点,不知该如何抉择。
陈宫动摇了夏侯惇南下的决心之后,见夏侯惇已经有了疑虑,于是乘热打铁。
“斥候所言不假,就是最大的破绽了!综合敌情,若敌人未中将军之计,想要骗将军南下,肯定会做好准备,消除疑点,从而引诱将军南下。一军之中寻找一个箭术优异的人不是什么难事!”
“你想想,那楚军颇善水战,对水流变化情况认知超过我等,他们中水计的概率本就很低。加上斥候不过是依靠视力观察敌军情况,当时日头偏西,敌军的详细情况也不甚明了。最为可疑的乃是先前将军派出的几波士卒又去无回!”陈宫一一分析,说得头头是道。
“嗯?此话怎讲?”听闻陈宫怀疑先前去的几波士卒有去无回,夏侯惇追问。
“将军,按照正常情况,随着水流而下的几波士卒都是专门挑选的善于弄潮的勇士,怎么会全部都在这颖水里覆没了?这是第一个疑点。”
“第二个疑点。若是他们没有全部覆没。作为第一批得知楚军情报的人,对楚军中没中计应当一目了然才对。所以他们的安全性反而超过最后回来的这一个斥候。现在最安全的人一个没回来,反而最危险的一个人带着重要的情报回来了,这不是惹人怀疑吗?”
“第三个疑点是时间的问题。据这斥候所说,他是在大坝摧毁后一个时辰乘船南下。那时候江水平息下来,行进速度不快,等他到楚军大营时候,距离楚军被淹约摸过了半日。这半天的时间,足够楚军做出遭受水淹的布置。说不定也正是楚军布置好了,这才故意将这斥候放回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