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追忆 眩惑 心战 权计 (第1/3页)
有关古刀“引魂”特性的研究试验报告摘要副本
编号:密字第b3e038号研字第70ea65号
作者:布鲁尼安德森bruni
anderson,安县遗址课题组,月山本弥,墨翡
执笔人:墨翡
目录:略
引言:本报告是本研究小组对于古刀“引魂”下称“引魂”历时两年的研究成果的简要梳理,“引魂”系本研究小组于2047年8月7日向国家考古局借入的物品,已于2049年9月3日归还国家考古局下属单位:国家冷兵器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
一、关于“引魂”的特殊年代特征
2020年,于河南安县小里岗村发掘的安县遗址,被认为是世界级人类古文明史研究领域里的重大发现,但对于其中出土的
“引魂”,则在考古学界引起了较大争议,主要集中于其奇特的年代特征上,具体表现为:
1经科学考证,安县遗址距今已有40万年以上,“引魂”出土于安县遗址中的一处墓穴,但墓穴中并无任何骸骨的痕迹或化石。下略
2经碳14测定,“引魂”的诞生年代应为140万年以前,这与安县遗址的年代明显不符。下略
3“引魂”采用了极其特殊的冶炼手段,于任何古籍上均未见记载,其合金成分也极为特殊,根据光谱分析,其中应掺杂有陨铁成分以及其他未知元素,无论是40万年以前还是140万年以前的古人类,都绝不可能掌握如此复杂先进的冶炼工艺。下略
4刻于刀柄部的秦篆“引魂”字样,最早也只可能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不可能来自连语言和文字都未能出现的古人类时期。下略
5刀身造型古朴流畅,密度分布科学合理,符合人体力学,是唐至明末时期制刀工艺成熟阶段才可能出现的造型。下略
综上所述,对于“引魂”如此多的年代疑点,尤其是出现在一个空着的古人类墓穴中这一事实,目前学界尚找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下略
二,关于“引魂”奇特的共振特征
自“引魂”出土以来,时常无故共振,被监控记录的共振次数达3025次,具体表现为刀身振动,轻微程度时可发出嗡鸣声,剧烈时会带动刀柄弹起达十几公分之高。经仪器测量,“引魂”的固定频率并无特殊之处,但如在其发生共振时测量,其固定频率数据则会产生大幅度波动,怀疑与刀身材料中的未知元素有关,经多次现场测试,其有效的共振源有以下两种:
1古兵器:在安德森博士提议之下,经各方配合协调,共借到历史著名兵器共二十一件,古兵器一百七十三件,经试验归纳发现,对于仪式、礼仪类兵器无明显共振反应,对于战斗用兵器反应剧烈。
下略
2尸体:在一次运输途中,偶然发现在其靠近死尸附近的时候会发生共振,其振动的剧烈程度与死者的死亡时间呈反比,通常在死者死后170小时左右之后便再无反应,但由于此种试验难以组织,并且试验现象惊人,甚至一度在研究小组内引发过恐慌以及神秘主义的讨论,最终经全体研究小组成员一致同意,终止此类试验,因此没有更详尽的数据,已记录的试验包括以下两次:
试验1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