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和氏璧!玉玺! (第1/3页)
据载: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我此刻手里面拿着的,正是这个东西!
可能这么说,很多人还是不知道我拿的是个什么东西,那么就用一点通俗的话来说吧,你可以叫它:和氏璧,或者,传国玉玺!
这个国宝,在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东西,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这样的情况,实在是太过诡异了,这样的一尊宝物,别说是无价之宝,就算是用国之重器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
东汉末年,也就是史称的三国时期,到献帝时,董卓作乱,****宫廷,最后孙坚率军攻入雒阳。据三国志这种颇有春秋笔法的史籍记载,某天的早上,孙坚的兵士见城南甄宫中一井中有五彩云气,然后一看好厉害的样子,赶紧让人入井,一看之下大惊失色,只见井里有个女人,衣着宫女服饰,已经死了不知道多久,尸体都开始发臭了,但是身上还抱着个东西,隐隐的发着绿光,兵士仔细查探了一番才发现,死去宫女的脖子上挂这着个小盒子,正是小盒子的东西在发着光。孙坚亲手打开了,发现匣内所藏正是传国玉玺。
作为东汉末年的一大军阀,获得传国玉玺的意义那是很不一般,叫做:得国运。孙坚如获至宝,想了几天,决定把它隐秘的放在妻子吴氏那里代为保管,等着以后振臂一呼,这玉玺也当是继承大统的凭证。没想到好景不长,袁绍的弟弟袁术后来拘禁了吴氏,意外的获得了玉玺,所以玉玺又辗转到了袁术的那里。袁术死了之后,荆州刺史徐璆携玺至许昌,曹操挟献帝而令诸侯,至此,传国玺得重归汉室。
后来的事情就比较扑朔迷离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汉献帝延康元年,那个时候三国鼎立的格局已经形成,汉献帝被迫“禅让“,曹操的儿子曹丕建魏,后来三国一统,传国玉玺又落在了司马炎的手里,没想到晋惠帝是个草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