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黄婆姹女二 (第2/3页)
后,朝廷给予一些名额让他们的后代出任一些不重要的职务。
这些荫生都是功勋们的小儿子,长子嫡孙可以继承父辈的职务,一些小儿子们就不高兴了。
所以朝廷用这种办法安抚那些不能继承父辈职务的人。第三种就是国子监的贡生。
国子监相当于现在的重点大学,可以进国子监读书的不是官员的后代就是地方推荐优等生。
国子监读书的人分两种,第一种就是等机会参加大考,和其他学子一起参加
“大比”。这种人要么不参加
“大比”,参加的话一定有很好的名次。第二种就是混吃混喝,等将来毕业了当一任地方官员,混一个官员名分。
后来因为朝廷缺钱,所以允许商人用银子买一些没有实权的官职,这就是
“捐官”。贾百顺在表哥的帮忙下,不但当了国子监贡生,而且后来当上了一任县官。
不知道是贾百顺运气不好,还是注定秦泰和贾百顺、秦家和徐家之间有宿世恩仇。
秦泰无意之中知道了贾百顺的弊端,利用贾百顺的错误把贾百顺免职了。
贾百顺不但不好好读书,而且在国子监也没有好好学习怎么当官。名义上贾百顺在国子监读书,其实贾百顺在国子监的时间屈指可数。
当上官员之后,贾百顺不但不会审案而且连办案流程都不知道。师爷给他出主意,一旦有案子的时候,师爷帮他事先准备好一切,捕头帮他找好人证、物证和罪犯。
就这样糊涂官员审理糊涂案,而且每一件案子都冠冕堂皇的结案。师爷和捕头不但收了很多好处,而且想出了一系列的应付方式。
为了尽快破案,为了让贾百顺重用他们,他们不惜抓人顶案,诬陷和摊牌一些莫名其妙的罪名给一些无辜的人。
就这样衙门一下子将积压了好几年的案子都破了,成为了县官贾百顺的一大政绩。
其实在地方上大家都知道,安|徽铜|陵衙门有三个现象。第一,穷人和富人打官司,穷人一定输;第二,不管对错,谁出的钱多谁就能打赢官司,谁就
“有理”;第三,在铜|陵杀人放火不要紧,打家劫舍也不会死,只要付得起
“官方报价”。就算出了事,也会有人代你坐牢甚至于代你被杀头。贾百顺不但完全相信手下,而且听不得反对意见。
特别是他断下的案子,绝对不允许说判错了。凡是敢反对的,贾百顺都会严刑拷打,逼着对方承认贾百顺是对的。
所以当秦泰得知贾百顺是怎么一个官员之后,当机立断就地免去了贾百顺的正七品安|徽铜|陵知县职务。
由于当时严嵩在朝,徐阶不敢一手遮天,只好任由秦泰将贾百顺免职。
但是不久之后严嵩倒台,徐阶掌控内阁之后,他就安排亲信手下安插道各个部门。
贾百顺不但重新当官而且出任南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