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偷龙转凤十八 (第2/3页)
得了。这个君王第一次在朝会上提出了这个理念,并让大家传出去让天下的人都知道。贵族们对于这种说法依然是不屑一顾,他们知道君王就算说了也不起任何作用,至少他们不会承认这一点。老百姓不懂也不会相信这种说法,因为大家都知道君王的话并不是“金口玉言”。只有那些对君王和贵族还有一丝期望的读书人,听了这句话之后像打了鸡血一样,一个个变得精神抖擞。就算已经参与了民乱的读书人,也会想办法劝说大家平息下来,就算劝说不了也会第一时间脱离出来。这些人已经不再顾及什么脸面或者荣誉,宁可举报自己的家人和乡亲,也要向君王表示效忠。在他们看来能说这句话的君王次啊是真正的明君,才是他们心目中最好的主子。这个君王的目的不但达到了,而且是超额得到了回报。
之后每每有战乱、民乱的时候,或者是读书人要考取功名为国效力的时候,朝廷也好,君王也好,都会提出这句话。这句“君王与臣工共治天下”成为了一贴万能膏药,几乎是万试万灵的好法子。其实大家心里很清楚,这只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作为大臣的贵族们或许有一定的参与权和知情权,作为读书人为主的“臣工”们就连知道国家大事的权利也没有。决定和处置军国大事的权利,永远掌握在历代帝王手里。
当然所有的军国大事不是由君王一个人来全权决定的,也需要有人协助或者辅佐。秦始皇平定天下出任第一代帝王的时候,就给后代君王做好了榜样。丞相李斯是第一代的丞相,也是协助帝王处理军国大事的最主要的大臣。帝王遇到大事难事的时候,丞相、太尉、皇后、宗室协助或者辅助帝王处理。丞相不但是百官之首而且也是文官的代表,太尉是武将之首,相当于后来的兵马大元帅,帮帝王带兵打仗和训练士兵。当遇上国家大事的时候帝王、丞相和太尉三个人组成临时指挥小组,处理重大的国家事件。当帝王遇上自己个人问题的时候,皇后不但是帝王的妻子,而且要担负起辅助丈夫处理好个人问题的女人。当然在太后在世的时候,太后才是最为帝王着想的女人,当然皇后也会为自己的丈夫处理好后|宫事务。当帝王遇上关系到家族利益的事情的时候,宗室就会协助帝王处理。宗室不但是帝王的亲戚,更是帝王的助手和好管家,帮助帝王在不损害家族利益的情况下,摆平家族之间的矛盾。秦始皇在建国初期就规定了几点,丞相、太尉是朝中大臣,不得干预帝王家事;太后也好,皇后也好,不得直接参与军国大事的处理;宗室是贵族和皇族代表,平时不得干预朝中日常事务。这是制约了他们的权限,担心他们的权力过大,架空帝王本人。当然也有一条关键的条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