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偷龙转凤二十一 (第2/3页)
阁,方便查阅和复查,经过誊抄的发往原地。责任到人,谁下大了错误的决定,谁就要负责到底。
第七,一些大事内阁官员不能擅自做主。涉及到皇帝个人的问题,必须请示皇帝本人或者太后、皇后。涉及到皇室或者藩王的,必须上报宗室。涉及到官员腐败的问题,要会同都察院调查。六部相关的重要问题,内阁官员厦大决定前,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最高主管签字才可以。军国大事需要召开“廷议”决定结果,上报皇帝最后拍板。
第八,“廷议”是官员之间最高会议。一般由内阁官员召集,六部主要的主管参与,意见相左的时候,大家表决决定。一般来说“廷议”由内阁官员和六部、都察院等等高级官员组成。内阁官员四名正式阁员一人两票,其他的阁员一人一票,六部尚书、侍郎一人一票,都察院、驻守京城的后军都督府大都督、司礼监掌印太监等人一人一票。凡是票数过半的决定,就代表“廷议”通过了。上报皇帝时,需要写明事情原由和得票多少,最后由皇帝决定结果。
第九,内阁官员不能直接掌握军队,不能离开京城,不能出任领兵打仗的直接指挥职务。在轮休或者养病期间,不能行使权利。内阁官员不能私下对任何人说出不该说的秘密,也不能豢养私兵。
第十,内阁官员以及他们的直系家属不能和皇室结亲。不能和地方三品以上官员有姻亲关系。内阁官员不能私下结交藩王。不能和边关守将有直接接触。
虽然这些制约了内阁官员,但是内阁官员一点也不在乎。相比之下他们的权力和地位有了飞速的提高。以前内阁不过是帝王家的狗,是帝王身边的奴才,现在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地位和势力范围。在早期的时候,内阁不如六部衙门的中下层官员,福利和待遇还不如一个地方知府。就算到了明中宗皇帝时期,内阁也不如中等衙门,过年过节的时候不但没有人光顾,而且需要举债过年。几乎每一个内阁官员都曾经过过逢年过节挨饿的日子。如今内阁官员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六部侍郎,内阁衙门也和六部衙门平起平坐。要是皇帝授权的话,内阁将要超越六部衙门,成为大明第一职能衙门,内阁官员也将成为和六部尚书平起平坐的人物。虽然就算成为了大明第一职能衙门后,内阁也不能实际控制六部衙门,也不能越过司礼监控制皇帝。但是那时候的内阁已经不再是什么人的附属品,也不是任何人能够小视的机构。六部衙门虽然控制着整个大明主要机构的命脉,但是由于各自有着重点,不能做到一个部门控制全局的地步。只有内阁这种衙门,才能真正做到调剂天下的作用。虽然司礼监将会是内阁最大的政治阻碍,但是司礼监是由太监组成的。一般的官员和读书人都看不起太监,就算看得起也没有机会经常接触他们。凡是和太监走得太近的人,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所以一旦内阁压制住六部衙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