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回 偷龙转凤二十七  谜案追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二十七回 偷龙转凤二十七 (第3/3页)

姓有利。

    秦泰把自己的意见说了出来,张居正马上眼睛一亮。对啊,这么做看上去简单,其实吧麻烦和繁琐推给了六部。

    六部主官们不敢不接受,也不会不接受,这样不但可以缓和内阁和六部之间的关系,更加让六部官员觉得自己有面子。

    要是真的这么做的话,内阁就不用再求六部官员,六部官员翻过来要恳求内阁了。

    张居正等人都是能人,不是没有想过对策,但是没有人这么想过。秦泰虽然不懂政治但是为人简单,总可以一言命中事情的重点和难点。

    这个主意要是施行的话,内阁可以省下近一半的时间和精力,内阁阁员们也可以由尽可能的抽出时间管理六部中高层官员,分析和研究国家的大事和未来趋势。

    张居正把内阁的流程仔细地说给秦泰听,秦泰马上想到了其中的问题。

    当初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时候,下过一道圣旨,各地遇上灾荒要第一时间上报中央。

    这些急需用钱的事情不是上报六部相关部门,而是通过通政司直接上报皇帝。

    要是遇上勤奋又能干的皇帝的话,这么做不但简便而且快速。但是现在好几代皇帝都是懒人或者平庸的,这些事情推给了内阁处理。

    内阁虽然想管想要处理,但是没有能力独自完成,需要联系各部门才能解决。

    部门越多相互之间的关系越是复杂,一些官员之间的矛盾会导致一些事情办起来难上加难。

    这种急事在这些人的相互推诿和不协调下,变得举步艰难。不但害了受灾地区的老百姓,也导致朝廷和内阁的名声受损。

    要是各地急报上交六部相关衙门的话,不但可以让大家有所准备,而且第一时间想好了对策,只要各部门一协调就可以了。

    不但省时省力而且省得大家相互推诿,隐瞒不报的责任谁也不敢独自承担。

    秦泰建议张居正,通政司收到这种急报后,一边誊抄一份留档,一边马上分门别类分送六部相关衙门。

    通政司不但要有内阁的人在场监督办公,而且送达六部相关衙门的文件必须要主管级官员签收。

    这就防止了中途遗失和六部衙门隐瞒不报等问题。内阁每十天整理一次通政司的文件,核对六部上报的文件数量,凡是被六部私自扣下的文件,敦促六部马上办理。

    对于一些大事难事隐瞒不报的衙门或者个人,内阁要上报皇帝要求严肃处理,追究他们的责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