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白衣之死十一 (第2/3页)
正当大家觉得不公平的时候,契丹人已经准备好了工具。和金台对敌的契丹人拿着一把大刀上来,金台只好选了一根棍子。金台在家乡的时候学过其他的兵器,但是都是一些花俏的把式。到了边关之后金台看见了真正的对战,发觉军中流行的“二圣棍”有独到之处。所谓的“二圣棍”是指宋太宗赵匡义和他哥哥宋太祖赵匡胤两任创出的棍法,宋太宗赵匡义当了皇帝后,把这套棍法经过整理后再军中推广。宋太祖赵匡胤是马上皇帝,宋太宗赵匡义也当过殿前大将军,两个人都是上过战场的高手。他们的棍法不但犀利而且具有实战效果,十分适合军中士兵使用。金台白天服役晚上练功,有时候也练习“二圣棍”,虽然说不上精通,但是也有一些心得。
金台使用棍子这让宋君一振,这棍法最出名的就是他祖先的“二圣棍”。只要金台利用棍法打败契丹人的话,就等于宋君的祖先打败契丹人,风光依然是宋人特别是皇家的。当金台摆出“二圣棍”的起手式后,宋君带头为金台叫好。了解“二圣棍”来历的宋人们也一起为金台叫好,这不是金台一个人的事情,这是关系到整个宋人的事情,特别是金台使出“二圣棍”后,他就是两代宋君的代表。
金台犹如神助一样,不但招招威武,而且力道十足。契丹武士本来可以抵抗一阵子的,可是看见台下这么多人一起叫好,就连宋君也疯狂了,不由得开始心惊胆战起来。一个是有如神助,一个是心绪不宁,当然结果是很明显的,金台不久之后就把这个契丹武士打下了擂台。
下一场是角力,也就是契丹人最熟悉的摔跤。这不光是技巧问题,更是要比力气和爆发力。契丹人意味着一场一定可以把金台比下去,宋人的力气绝对不如契丹人。可是他们没想到一件事情,金台这些年在边关做苦力,整天搬石头打熬身体,力气一点也不比契丹人差。契丹人摔跤不光比力气,也要比灵活性,论灵巧性绝对不如金台。金台像一条游鱼一样让契丹人抓不住,一旦抓住了一角力,契丹人也不是金台的对手。金台立于不败之地后,把对手当球一样耍,在金台手里对手乖得像一个孩子一样。在大家哄笑声中,金台把这个对手丢下了擂台,再赢一局。
再下一场是比暗器,契丹人的代表连发九镖,镖镖打在红心上。大家开始为金台担心的时候,金台看也不看的抓起一把把暗器丢出去。结果金台的镖打出后拼成了一个“宋”字,不但整整齐齐的,而且很公整,就像量过一样。原来金台小时候很喜欢使用暗器,所以在家乡的时候金台的暗器功夫排上所有功夫的第一位。契丹人和金台比暗器,简直就是在自己找死。
接下来是射箭,契丹人不愧是射箭好手,代表连发十九箭,箭箭都中红心不说,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