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赋到沧桑句便工 (第2/3页)
要与其人相伴终老的念头的。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自问一答,堪称绝世佳句。巧扣当前地季节风物,一连串举出了三喻,作为叠答:草、絮、雨。皆多极之物,多到不可胜数。然而这三者的内涵并不尽同。烟草连天,是表示闲愁的辽漠无边;风絮满城飞舞,是表示闲愁的纷烦杂乱;梅雨连绵,是表示愁之长,永无尽期。在如此辽阔的空间,如此长远地时间,把本不可捉摸的东西。写得形象、真切、丰实而不觉其抽象了。同时这三句既是比喻。又是写景,更是抒情。表里如一,不见痕迹。仅以此一句,殿下即可跻身当世词人之列。但是,闲愁是闲愁,这首词里却看不出殿下有多少担忧绝望的情绪。将闲愁的三句和彩笔新题断肠句这一句联系起来看,似乎殿下还颇有为自己能想出这样地譬喻自得的意思,很有些调侃的意味。可以想见,在写作这首词的时候,殿下的心态是相当放松的。的确,言为心声,诗句更是一个人当时心绪的写照。文人议论诗词文章,往往有赋到沧桑句便工地说法。殿下能够做出如此如此精致的诗词,虽然必定是天公垂青帝王家世,让殿下有斐然文采,但也是心绪所感,相思之情所触动。从两首诗词的情绪不同来看,则能看出一段时间里,殿下的心绪变化,以微臣所见。这首词要比那首诗的写作时间早了不少。”
“然而”余平波的语意急转直下:“殿下的那首诗却是让人有些有些费解了。”
余平波转头朝向白先永,而白先永也十分配合地接着说道:“这首诗的语意十分浅近。而颔联更是用了两个典故,却几乎让人感觉不到有用典地痕迹,真正达到了驱使故典如同已出地程度。写的当是殿下对于自己情思遇合地回顾。上句用巫山神女梦遇楚王之事,下句用乐府神弦歌清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独处无郎。”意思是说,追思往事,在爱情上尽管也象巫册神女那样,有过自己的幻想与追求,但到头来不过是做了一场幻梦而已;直到现在,还正象清溪小姑那样,独处无郎,终身无托。特别是这一联虽然写得非常概括,却并不抽象,因为这两个典故各自所包含的神话传说本身就能引出丰富的联想。”
白先永一说道诗词就两眼放光,仿佛压根忘记了被召见的缘由,直到边上不知道谁清了清嗓子,才警醒过来。他垂下头,说道:“比较费解的是颈联。菱枝与风波的意象组合,似乎是暗示曾经遭遇强势的压制和摧折,却又得不到帮助。本可滋润桂叶而竟不如此,见月露之无情。措辞婉转,而意极沉痛。但以微臣所知,不管是以殿下的身份地位,还是周遭的诸多卫护,都绝无如此可能。似乎是将此联理解成情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