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远虑与近忧 (第2/3页)
最南面和最北面的一系列村落里,甚至还有简单的投石车等军械。虽然这些都是东平军队淘汰下来的东西,但只要这些东西还能用,那对敌人的威胁就是现实存在的。
商贸局的发展,倒是被叶韬和谈玮馨两人齐齐离开逼出来的。原本一直仰赖谈玮馨的英明决策的施巍,不得不自己担纲决策,毕竟在叶韬不在的时候临时署理经略府事务的谈玮然,以及朝廷前后派过来帮忙的大佬们都不具备专业的经济和金融知识。由于商贸局的决策相对更专业,他们的专家团队人数比较少,最核心的就是云州银行行长管因航和叶府的总会计师薇芝,以及镇州总督鲁丹,他们从经济、经营和金融安全等等角度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条令,来规范市场运作,再配合民政三处的陈楷的大刀,倒是干得有声有色。他们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在叶韬和谈玮馨回来之前,全都标明试行,而谈玮馨回来之后,和叶韬商量了一下,除了几个条令之外,大部分都核准了。商贸局的发展,和这个时代的人对于经济的理解力,已经让谈玮馨能够长舒一口气,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更长远的规划上了。
而民政局的一处二处,这些年也没闲着,大部分的城镇是没机会重建成刚铎那个样子的,但那些基本的方便日常生活,改善城市风貌的想法却可以应用在其他地方。民政一处三年里对宁远、绥远、雷霆崖、董家集以及若干小城镇进行了改建,虽然复杂的地下水道系统代价高昂,但明沟和渠道相结合的方法还是可以使用的。别的不说,现在云州到了雨季,城镇里的积水情况好了很多。而由于对于公共卫生设施的着力建设,疫病发生率也下降了不少。
这几年里,云州倒是没有发生什么严重的灾害和疫病。在云州全境,甚至深入到了奔狼原,储存大量应急物资的仓库被建设了起来。民政二处和其他那些部门不同,他们需要顾忌到的方方面面太多,虽然给他们的预算不可谓不充足,但大家都知道,真的碰上什么大灾害,再多钱也不够。一方面他们不断制订和修改各种应急预案,和各地的驻军和大世家们协调演练,一方面他们还在不断研究如何降低仓储和运输的损耗。民政二处自己的输送队伍和仓储管理团队在效率和耗损控制方面的成果,让其他部门瞠目结舌。这就是术业有专攻的好处了,民政二处的各级官吏大部分都出身贫寒,很多人甚至本来就不是什么读书出身的家伙,而是地主雇用的自由农民的后代,商号里跑腿送货的伙计,工坊和车马行里的学徒……当这些人因为惦念自己的贫寒出身,想到家里人在大灾大难的遭逢而想要做点什么的时候,他们通过各种选拔来到了民政二处,在经过了一轮连着一轮的在岗培训,被那些来自叶氏工坊、联邦快递等机构的专家、技师灌输了一肚子的基础知识,和他们原来的知识和背景结合在一起,顿时就产生了奇妙的化学效应。
至于统帅部,连这个部门现在都和云州的百姓生活深深结合在了一起。云州诸军的薪酬标准是相当不错的。大部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