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第1/3页)
身子下的干草还没坐热乎,牢门就开了,又来了一位将军,牢头忙不迭儿地哈腰,“小人不知刘大将军要来这儿,有失远迎,恕罪,恕罪”“罗嗦,我又不是去你们家,远迎什么呀刚才抓进来那俩人呢”刘将军让他在前面引路,李云耳语道:“原来是柳折,还是用的这张脸,你说他是不是来放我们走”“想得美,咱们就要带上项圈了。”“带什么项圈,又不是~~”
“牢头,这两个人我认得,”“唉哟,原来是您的朋友,小人这就把他们放了”“慢来他们就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雌雄大盗,只有铁链才锁得住,他们犯的案子我都熟悉,锁好了就带到我那儿,我要慢慢烤问”刘思文转身离去,李云佩服徒弟的先见之明,“堂堂屠龙帮的帮主没理由会生个傻儿子嘛,瞧着吧,麻烦找上门了。”张三就是愈夸愈有表现欲的那种人。
刘思文把闲杂人等赶出大堂,地上捆着两个粽子,“就不能让我省省心不是跟你们说了嘛,蒙古兵全撤走了,还非要去看现在好,你们就吃一辈子冷饭吧”牛皮面具遮不住他脑门儿上的青筋,“我说,柳,刘大将军,你是要我帮忙吧大家都挺忙的,有话就直说吧。”迫于两百斤铁链的重量,张三和李云只能和他卧谈,刘把一叠儿银票放在他眼前,“看见没这是五千两,你帮我做件事,钱就归你。”“我不答应呢”“灭口呗你第一天跑江湖啊,这还要问”
且说刘雨依带着徒弟去了洛阳,一路俱是成批逃难的百姓,满地都是结队要钱的乞丐,师徒俩节衣缩食,省下钱来救济了难民,自己啃着苞米面儿的窝头挨到洛阳,这里仍然是那么多的亭台楼阁,人气就大不如前了,谣言在天上乱飞,民众在街上乱跑,从此往北就是难民的发源地。
城里的弃屋多的是,挑了个比较干净的,刘雨依吩咐道:“玲儿,你到附近转转,看见谁家不要的被褥就拾回来,为师去找个熟人,一会儿回来。”人在异乡,最忌夜行,掌灯时,尹玲升起炉火,担心师父的安危:“天黑还不回,或者出事了,或者与熟人相谈太久,是了,从杭州一出来就奔洛阳,可能不只熟人这么简单。”“一个人叨念什么呢”“啊师父,您回来啦”刘雨依整理好徒弟微乱的秀发:“走吧,跟我去见个人。”她今天女人味儿特浓,尹玲觉着忒稀奇了,跟着师父来到城外的凉亭,丰盛的酒菜摆在石桌上,边上坐着位老人,六十来岁,锦衣华服,望见她们,下意识地站起,张大了嘴巴发出“呵呵”的响声,尹玲小声问:“师父,他发病了么我去帮他找个大夫吧。”刘雨依停住脚步:“玲儿,过去吧,他是你父亲。”
看她那严肃劲儿,不是玩笑,尹玲打记事儿起,就没有父母,只有师父和师姐师妹,猛然间冒出个大自己四十来岁的老父,这跟天上不下雨改下火球具有同样的杀伤力,一时间百感交集,既埋怨当爹的这么多年来不见自己一面,又感谢老天给了个机会能和生父团聚,木木然投到老头儿的怀里失声痛哭,想起了天上的仇香,河里的张三,还有不知所谓的李湘玉,这些个乱七八糟的一股脑儿用眼泪代替了。当晚两人就跟老头子一块儿住在了王府,她老爸就是朱达昌,父女俩说了好些话,天亮时,尹玲睡了一个时辰,又去找父亲。即使是别院,也还很大,一刻钟后在花园里发现他正和师父谈得火热,手拉着手,肩挨着肩,尹玲红着脸偷听,“你就别走了,跟孩子一块儿住下吧,现在苛化邢已经对我构不成威胁了,你要是还担心,我就先把他结果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