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章 阴谋论的土壤  青春的刀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8章 阴谋论的土壤 (第1/3页)

    “人家需求的侧重点和你的本来就不一样,那些人家不重视的部分被你得了益,你还以为是你的阴谋论得逞,你注意到人家需求的侧重点了吗?而人家又成功了没?”王豫文继续答道:“更多时候,所谓的阴谋其实是我们的定义偏差,我们总是把自己无法搞懂的东西说成是阴谋,并且据此推定别人用心险恶、居心叵测,却似乎很少反思,把别人的阳谋说成阴谋的行为本身,反映的其实是自己认知能力的缺陷!与其说是别人的阴谋,不如说是自己的洞察力太弱,只好把这种阳谋说成阴谋以掩饰自己。我们古代的章回小说中常常充斥着这种误判,并据此形成一种难以破除的粗糙思维方式。”

    “不对不对!”蒋文睿反驳道:“阴谋论之所以存在是有它的合理性的,这说明我们所处的环境的的确有这么险恶,否则怎么可能产生这么多的阴谋论?”

    “为什么我们这个年代相信阴谋论的人这么多?是环境真的那么险恶还是另有原因?”王豫文不以为然地说:“我认为环境即便真的险恶,也不足以构成阴谋论大行其道的充分理由。其实是这样的:当面临一个暂时无法解释的问题时,相当数量的人不是自己去尽力思考问题的原因,而是寄希望于别人的解释,而且这种解释来得越快越好,越简明越好,以抵抗自己在潜意识中对未知的恐惧;至于说这样的解释是否真的那么靠谱,因为多数人并不具备相关专业的知识储备,而不可能做出评判,进而,使得各种各样不靠谱的说法四散开来;在这些不靠谱的说法中,阴谋论因为总是能够给观众提供一个清晰明白的主体,这个主体手眼通天,无所不能,进而把他说成是一切问题幕后的操盘者和始作俑者,这样就可以给观众呈现一幅貌似清晰而确切的图景,迅速扫荡观众对未知的恐惧,契合相当大一部分观众类似‘冤有头、债有主’的这种简单、粗糙、生活化的思维方式,进而在舆论场中长期生存下来。”

    “所以,其实我更倾向于把阴谋论的散布和大众宗教的传播看成一码事,这两者仅仅存在具体内容上的些许差异;那些在大街上传教的善男信女,他们对于自己所信仰宗教的理解,就是虚构一个行为方式、思维习惯与人相似的主体,把它称为神,进而把神的存在、神的意志当成一切事情产生的缘由,这样的观点正好契合了自己的这种思维结构,所以他们深信不疑;我们甚至可以说,很容易相信这种大众化宗教的人,也很容易被阴谋论迷惑,他们总是倾向于把那些自己无法理解的事情,都说成是恶魔的阴谋。”王豫文越说越起劲:“其实你再想想,阴谋论之所以在我们这一代人中那么有市场,是不是和我们小时候受的教育有关系呢?”

    “这还和我们受的教育有关系?”蒋文睿疑惑道。

    “当然有关系,而且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