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有人跳楼 (第2/3页)
向,进入了死胡同,做不出研究成果来,研究生可能都还好一点,如果是博士的话,其研究成果的质量要求更高,就更不容易毕业了。所有的科研,在事先都是不知道会不会有成果的,否则,也就不叫科研了,科研的风险就在于此,科研工作除了必要的知识、经验、智慧和才情外,似乎更需要远在星辰之外的好运气!然而,这种远在星辰之外的运气凭什么就降临在你的身上?授予学位完全是看结果,只要你没有符合要求的结果,不管你之前有多少的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全都是徒劳!还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你事先并不知道你是否会成功,但是却在这些地方倾注了太多的精力,直到后来才发现不会有结果;而好多其实不如你努力的人却因为搞对了方向,比你取得了更大的成就。如果你面对着这样的现实,你会怎么想?就像你费了牛劲,做一道题却没有得分,你得忍受那些根本没有努力,交了白卷的人的嘲笑‘怎么样,你牛个啥,还不是和我一样不得分!’更重要的是,人精力最旺盛、反映最灵敏的岁数,就是二十六七岁之前的那两三年,牛顿和爱因斯坦一生的科研成果在这个岁数就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后面的岁月主要是在此基础上小修小补,所以,如果这个岁数自己没有搞出什么名堂的话,那么一辈子想要在学术上翻身的可能性,基本上也就没有了;同时,自己在学校里面待了二十来年,最擅长的,和只擅长的就是考试和做研究,因而,一旦走出校门进入职场,对完全没有经历过的人情世故和公司运作方式,可能面临着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会,还被骂成高分低能典型的窘境reads;[综]图书管理员的愤怒。现在反过来想,好多人之所以抄袭,可能并不是道德败坏这么简单,更多时候可能是逼不得已,不得不出此下策!”
“想到这里,你还会觉得他们的自杀是一件很冲动的事情吗?”魏林接着说到:“可能很大一部分人会发现,这是一件很理性的事情。那些时候被救下来的人,回想起来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后悔,但是这种后悔,到底是因为察觉到自己的不理性,还是仅仅因为害怕?进而,我们甚至可以这么想,很多自杀未遂者会在事后说生命可贵,但是,如果人有不灭的灵魂,我们能够和那些已死的人对话,那么,那些自杀成功的人,他们每个人真的都会如我们所想,对自己的自杀行为感到后悔吗?恐怕不是吧!因为,使得他想不开,不得不通过自杀来逃避的窘迫处境,并不会因为他的自杀行为而发生任何的改变,所以,他还可能再次想不开而自杀啊!”
“额……”蒋文睿很不以为然地答道:“第一次听人说,自杀还有道理的,世上竟然还有这样的奇谈怪论!”
“反正我是觉得,面对别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