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24章 伊拉克经济模式  红警之从废土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824章 伊拉克经济模式 (第2/3页)

足够好的福利。

    如此一来,这些矿工在这里就有足够的生活来源,扣除每天的生活所需费用,也会有一定份额的钱富余下来。

    随着工人的数量越来越多,蔡睿宸则是将剩下的五百万用来投资这些矿工居住的小镇,在这里修建基础设施,修建学校以及农贸市场和超市。

    金矿在开发,小镇的规模也会越来越大,很快这里就会形成一个规模不小的城镇。

    人口一多了,蔡睿宸也会将金矿得到的收益,继续加大对小镇的投资,建设房地产,让已经差不多可以买得起房子的工人,能够在这里买房子。

    以金矿的利益,蔡睿宸养活了这些工人,也养起来了一个市场。

    可要是每年只是将金矿的收益分给矿工,结果只会发现,钱只能是越来越少,因为这里根本没有任何可以投资的市场,最终这些钱只能是在其他地方进行投资,也就是等于只能是在海外投资。

    民富则国强,蔡睿宸不需要一个穷困潦倒,贫富差距悬殊的国家,因为这样的国家,只会越来越穷,但是一个人均收入极高的国家,那这个国家也就必然有钱。

    这就是现阶段蔡睿宸发展伊拉克的思路,首先就是要让伊拉克人有钱,这种有钱绝对不是光靠自然能源这种死收入。

    而是需要工业和科技的结合,传统工业正在面临萎缩的困局,蔡睿宸也没有打算将传统工业,修建到伊拉克全国,因为那样最能带来将来成片的倒闭。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将未来科技集团大量的主打产品的零部件,全都外包出去。

    给那些热爱冒险,且敢于尝试的伊拉克一点机会,让伊拉克境内多一些就业岗位。

    这些都是能够最根本改善伊拉克状况的办法,这样的外包工作,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成本了,但却能够让伊拉克快一点实现经济复苏。

    现在未来科技集团有的是资金去提供伊拉克人需要的创业贷款,也有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