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武侠剧泰斗----韦辛 (第1/3页)
说起武侠剧很多只知道香港武侠,其实在台湾也有一个号称泰山北斗的武侠剧制作人,他就是在武侠剧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的韦辛
当时台湾三家电视台各自培植了极佳的武侠剧制作人。台视为陈明华,中视为周游,华视则以韦辛为首。
一般说来,韦辛是以科幻、dpe特殊效果为主,手法新颖、创新。虽然当时周日八点档是周游的神州侠侣称霸,转战八点档的韦辛,其金庸武侠剧侠客行也是八点档的第一,由莫少聪一人分饰两角的侠客行最后还以37的高收视率下档,再度肯定韦辛确是武侠剧高手。
周游的武侠剧,崇尚典丽,被称为武侠文艺戏,虽是武侠形式,却有琼瑶式的爱情幻梦。注重套招形式,注意场景、气氛的营造是是周游式的武侠剧风格。陈明华则是土法炼钢、作风扎实。陈明华在倚天屠龙记大量采用棚里录影,搭景都用道具,这种作法,有别于当时流行的eng录影。
1985年12月韦辛面临了前所未有的低潮与考验。
这位被华视尊为武侠剧“泰斗”的制作人,事业濒临低潮。电视圈是个极为现实的环境,韦辛的班底在此刻也分为了二派,有一派是支持他,认为他潜力十足,来日大有可为,他目前最需要的只是休息;另一派则认为他气数已尽,对他甚为失望。
在华视红极一时的韦辛,对自己栽培的班底,竟有这样的两极化反应,心中想必感触良多。
韦辛在台湾电视圈算得上是一个传奇人物,华视早年轰动一时的保镳剧本即出自他的手笔,尔后他与华视当家武生卫子云、金钟导演陈烈组成铁三角,做了不少叱吒风云的武侠连续剧,例如威震南台、唐三五诫、七巧游龙、五路福星等等,都拥有极高的收视率。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小李飞刀。当时港剧来袭,是台湾武侠剧前所未有的低迷时期,韦辛与卫子云联手合作,一个制作、一个导演,打了一场漂亮的硬仗,不少圈内人都公认韦辛的成名作当是小李飞刀。
五路福星之后,卫子云走到幕后出任制作人,自导自演陆小凤,从此与韦辛很少有机会合作。
韦辛的颠峰之作该是天蚕再变。韦辛在天剧首先将“dpe”特殊效果引入台湾,将武侠剧带入声光的幻觉世界。也开创了特殊效果的先河,此后武侠剧、神话剧,乃至歌仔戏都大量使用“dpe”做噱头,这股风潮方兴未艾,连儿童节目都用上了。
除此之外,天蚕再变捧红了蓝文青,不少武侠演员都以能主演韦辛的戏为荣。
继天蚕再变之后,韦辛再创侠客行的佳绩。侠客行重新创造武侠剧的唯美风格,布景精致豪华不说,连男主角莫少聪都美得令人眩目,侠客行扳回了华视八点档的颓势,也延续了天蚕再变之后的收视高峰,更将在香港不是一线演员的莫少聪塑造成新偶像。
华视岂会不明白韦辛对公司的贡献,将下一档武侠大戏七海游龙的重责大任都交在他的双手,并尊他为武侠剧的“泰斗”。
就在韦辛被高高捧起的时候,韦辛竟然跑到台视制作侠游云天如此“忘恩负义”的举动令华视大为震怒,立刻缩减他制作的生死门以示惩戒。
而七海游龙在中视一代女皇强烈的攻势下,节节败退,比预期的成绩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