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01章.《三国演义》与《大时代》  影城大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501章.《三国演义》与《大时代》 (第1/3页)

    第501章三国演义放入书架与大时代放入书架

    亚视电视台,香港达人秀放入书架第四期节目播出三天后,荣少亨正办公室里面与徐小明等人商谈与大陆合拍三国演义放入书架的事情。

    原来近西安影城生意兴隆,很多剧组入驻拍古装片,这时候大陆那边有意拍摄大型历史剧三国演义放入书架,可是资金等方面筹备未免有些不足,这时候他们就想到了亚视这边的实力,既然电影能够合拍,那为何电视剧不能合拍呢再说当年亚视拍摄神话剧八仙过海放入书架的时候也与大陆合作过,双方很有默契,于是这个计划就被提了出来。

    荣少亨经过慎重考虑,觉得要想打开内地的电视局大门,除了本地制作外,合拍剧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可是这中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两边合拍谁占主导地位

    众所周知,现阶段内地电视剧以规模宏大见长,但是细节上却不如香港电视剧来的精致,故事性也不如香港的强,如今拍摄三国演义放入书架,究竟追求的是古典名著的厚度呢,还是求港台一贯贯彻的娱乐味

    例如,无线这边曾经就拍摄过历史剧诸葛亮放入书架,郑少秋饰演诸葛亮,不过这部戏里面又增添了许多爱情,武侠元素,搞的诸葛亮飞檐走壁,都快要变身张无忌了,虽然收视率很好,可是历史方面,简直比恶搞还要糟糕。

    “不可否认,我们亚视拍电视剧追求的是高收视率,但是三国演义放入书架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我不希望把它拍摄成肤浅的娱乐片”荣少亨夹着香烟说道。

    徐小明则道:“你说的道理我明白,可是我们拍戏毕竟是要赚钱的,从哪里赚钱当然是广告费,还有版权费啦,可是人家广告商为什么要买我的时间段还不是因为我们这部戏吸引人因此娱乐性是电视剧与电影是否成功的铁定律,是不能改变的”

    “其实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刚执导完白娘子传奇放入书架大获成功的古装才子李兆华说道,“有时候娱乐性和历史也是可以统一的,比如我之前执导的武则天放入书架还有少女慈禧放入书架都是用了戏说的方法”

    “这次不行”荣少亨决绝道,“你那戏说是因为没有剧本,可以根据一些民间传说民间故事进行杜撰,可是这部三国演义放入书架本身要从四大名著改编而来,你戏说那套路子行不通,就算可以,内地那边也不会同意的,他们和我洽谈的时候都已经说清楚了要尊重历史”

    “可笑,什么叫尊重历史三国演义放入书架本身就是一部小说,他们要想尊重历史不如去投拍陈寿的三国志放入书架,那才是历史呢”徐小明反驳道。

    “听老板你的意思,是想让内地方面做这部合拍片的主导了”李兆华问荣少亨道。

    荣少亨点点头,将烟头捻灭烟缸中,“不过是有条件的,我向他们提出了一个要求”荣少亨停顿了一下,加重语气说道,“我要求与他们一起合作春节联欢晚会放入书架”

    “什么”徐小明与李兆华等人面面相觑。要知道内地电视剧制作相对贫乏的今天,春节联欢晚会放入书架简直就是收视率大的节目

    实际上1983年,央视第一次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应该说是一个偶然事件。但现四五年过去了,这台晚会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民俗,文化”,每年除夕夜必看的电视大餐。每当年来到,全中国十几亿人几乎都关注这档综艺节目,而对于港台歌手明星来说,原本并不知道这档春节节目的能量,可是随着八四年一个偶然的事件,改变了所有人的看法。

    当时管四人帮已经打倒,各种势力还都有。那时刮起一阵风叫做清除精神污染,禁止唱一些萎靡的不健康歌曲,比如邓丽君的歌,不光警察要管,戴红袖标的老大娘也要管。还有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也不行,比如缩裤腿,留小胡子。当时大连有人把小伙子摁地上,把缩裤腿剪开,把小胡子剃掉。负责筹备春晚的导演组压力就很大,想要突破,却找不到破口,这该怎么办呢。难道又要回到八个样板戏那块去了,那晚会就没法搞了。

    有一天正苦闷当中的春晚导演黄一鹤偶然看到光明日报放入书架,报道84年底英国撒切尔夫人到北京来跟邓小平先生谈中英联合公报的事。这份关于香港回归的闻又给了黄一鹤的灵感。用他的话来说,“当时感觉眼睛一亮,就觉得晚会有救了。想到现青年人特别喜欢香港的东西,干脆咱们以攻代守,跨出去一步,把港台演员请到北京来参加春节晚会。”

    于是他就找到台领导汇报,当时大家也觉得好,一拍大腿,就这么办吧,于是晚会的高度大不一样了。有了港澳台演员的参加,会像一个统一的大家庭。

    那时管想到要请港台演员,但是连该请谁都还不知道。由于香港还未回归,去香港就像跨国一样,甚至还有敌对的感觉,边境上经常有不愉快的冲突。因此,黄一鹤一行人只能广州去探听情况,一圈问下来却是一无所获。只好又办了到特区办边境证去了深圳,几天里到处跑,有一天中巴上突然听到车上放的一堆粤语歌曲中,有一首国语歌能听懂了,里面有黄河还有长江,好像这样赞美祖国的内容是大陆的歌,但是听起来又不是大陆人唱的。因为对方唱歌不是吼嗓子玩命唱的,是很有弹性的通俗唱法,当时黄导演非常兴奋,很快跑到司机那里去问,拿着磁带盒一看,我的中国心放入书架,张明敏。问司机怎么买,司机说买不到,只能到香港买,司机指点黄导演去沙头角中英街。但他们的边防证只能去深圳不能去沙头角,要办特别的证明很麻烦。所以他们到了沙头角,一家一家音响店转都说没有。问哪里有,店主指了指街的对面,但那边是香港过不去。黄导演看了半天,觉得武警没太留神,就窜过去了,很快就买到了我的中国心放入书架。

    买到了张明敏磁带的黄一鹤心里有底了,心想,“这么爱国还通不过,那还能唱什么啊。”但没想到后来还是遇到了阻力,只有作品不够,还要接受政治审查。通过华社香港分设的调查后,才知道获得业余歌唱比赛冠军的张明敏,当时还是收割厂工人的张明敏,这才过了关。

    当接张明敏入住宾馆时,为了保持气节与风度,黄一鹤甚至只能用指尖与张明敏握手。

    可能当时黄一鹤他们压根没有想过,就这样一次握手,居然就对中国流行音乐产生了划时代的意义。当音乐响起,个子小小,一身浅色西装的张明敏戴着眼镜披着围巾就站了舞台中央,低沉而圆润的嗓音深情而舒缓地唱出:“河山只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那一刻,数以千万计的中国人的心腾地一下沸腾起来,就像一个多年未见的亲人突然耳边轻声絮语,有多少人情不自禁地掉下了眼泪,眼泪的回味之中,他们发觉,这首歌,这样唱歌,真好听

    一曲我的中国心放入书架之后,张明敏又带出一首垄上行放入书架,这时,站舞台中央的张明敏突然四下随意地走动了起来,他这一走动,全国又轰动:之前,除了表演唱的形式外,所有的歌手唱歌都是要站话筒前一动不动声情并茂的。张明敏这一走动,从此,中国的歌手们开始放松了肢体,台上随意地动了起来内地流行歌手早的台风台步,就是这样被张明敏教会的。接下来,张明敏又唱了外婆的澎湖湾放入书架和乡间的小路放入书架这两首台湾校园歌曲。这也是台湾的流行歌曲第一次正正式式地以原来的风貌呈现中国的大舞台上。于是,台湾早的一批流行歌曲,主要是校园歌曲,以张明敏上春晚打开缺口,正式大量涌入中国内地

    参加春晚前,时年28岁的张明敏只是香港的一名普通工人,除拿过一个业余歌手大赛冠军外,籍籍无名。当时的张明敏,觉得自己个子矮,相貌又不英俊,又不是一个出色的歌手,根本没想到自己能一举成名。1984年,张明敏作为第一位港台歌手登上春晚舞台,深情款款、彬彬有礼的他一下子从一位默默无闻的香港歌手一跃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崇拜者。

    而张明敏的印象中,他的第一次春晚经历同样难忘:“演出很成功,表演一结束我就走上了北京的大街。还和经纪人买了炮仗,没想到刚点第一根,就把街边的稻草点着了,两人赶紧去扑火,那时心中隐约升起了一个念头:我的中国心放入书架会让我一炮而红。”

    第二天,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