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代是否有红薯等植物的考究 (第2/3页)
色。这种薯个头小,产量低,适宜于在海南、广西、广东等南方地区栽种,而且尤以海南出产较多,在海南一些很偏僻的山乡也有栽种。有人说日本有紫芯的红薯,所以是日本传来的,我的看法恰相反,可能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占领海南的日本人带回日本国去的。
在海南,有些作物有其本地的叫法,以下是几种海南食品植物名称对照:
海南称呼大陆称呼
红薯、地瓜番薯、红薯、白薯
甜薯、毛薯、甘薯小山药,山药
大薯块根山药、大薯
土豆马铃薯、土豆
芋头芋头、山芋
这里产的大薯虽然在褐色的外表皮下面具有紫红色的内表皮,但当地人从来都不把它叫做红薯,我走访了海南许多地方的人,他们对这种作物的称呼都没有混淆过,没有一个人认为大薯内皮是红色的,所以就可以叫红薯。我想苏东坡老先生也写的清楚,不至有错。
而“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自注:山药,一名玉延。”这里东坡先生自己就注明了玉延是指山药,所以说东坡先生在写诗时对作物的名称是特别留心了的,不会用山药去比较山药了。
当然,大薯是山药的一种,形态与白山药也不相同,是可以比较的,但就其口感来说,几乎吃过的人都认为大薯比山药略差一些,主要是粗糙一点,也不如山药略带甜味,香味也差一些,所以在市场上价格也低一些。应该不会达到“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的感觉。
而海南的紫红色番薯,其味道、口感都不错,香甜可口,常煮熟作为街边零食卖。而大薯却在街边零食中不现身影,以配上其它副食做成菜吃为主,少有人当做主食吃。
还有一点很重要,与番薯一样,番茄也被认为是明代才传入中国的,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成都出土的一座唐朝古墓物品中,发现了一些茄科植物的种子,虽然表皮已经炭化,但经过精心培育,竟长出了高达两米多的番茄,结的果是象圣女果那样的小番茄。这一事件曾经被中央电视台和四川电视台报道过。这一事件也说明番茄至少在唐朝时中国就已经有了。现在的海南,圣女果被大量种植,因为它适合这里的气候,也许它的祖先在这里已经很久了。然而奇怪的是中国的学术界却没有什么反映,仍然用过去的说法。
还有一种植物牛角瓜,就是我在苏东坡先生在海南逸事1一文中介绍过的五狗卧花,也有文章认为是原产于南美,后来发现这种植物在北纬30度到南纬30度的地球环带中广泛存在,这说明在这个环带中植物种类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