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3章 察情  南宋一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03章 察情 (第2/3页)

    “韩大人真是年轻有为,让人不信服不行”良久,关青山醒悟过来后长叹了一声,他今年三十有八,最大的儿子比韩忠卫都要大,这让他如何不感慨万端此时关青山终于明白为何罗知县不宴请韩忠卫了,跟这么“年幼”的同僚同桌而食,真是不知道有何话题可讲,风花雪月恐怕韩忠卫连房事都不甚了解,他能听得懂么诗词歌赋听说韩忠卫没正经上过一天学,跟他说不异对牛弹琴可是除此之外,同僚之间在私下宴席好像还真没什么可说的

    关青山对韩忠卫只是礼节性的拜访,既然风花雪月、诗词歌赋都不能说,那就只能谈公事关青山来昌化已经一年有余,对昌化的情况也算是了然于胸何况就算他再不解,相比韩忠卫这位初哥,他也能称得上全知全能

    虽然来昌化之前,韩忠卫也突击了解过一个县衙的基本情况,但现在昌化的实际情况从关青山嘴里娓娓道来,还是让韩忠卫觉得耳目一新

    像大宋其他县衙一样,昌化县除了他们三名官员外,还有四种官吏,分别是押司、录事、手分、贴司而这四种官吏只有押司属于韩忠卫的直接下属,而韩忠卫也是最为了解押司这种官吏不说其他的,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及时雨宋江,没有落草为寇之前,那也是当押司,宋押司

    但让韩忠卫意外的是,昌化县一共有八名押名,他们的职责就像是司法助理一样,负责处理狱讼方面的文字和案卷整理工作而其他的录事、手分和贴司则分别协助关青山以及县衙征收税赋

    韩忠卫除了负责昌化的治安管理外,像侦缉拿盗也是他的份内事,因此县衙的三班捕快以及县衙大牢也是归他管理另外韩忠卫手里还有一支军队,虽然这支军队有些少,可相比大宋其他各州县而言已经算是最多的了

    为了保证县城的安危,防止强盗过于猖獗,大宋有规定:县一万户以上者,派武装弓手50名,七千户以上者40名,五千户以上者30名,三千户以上者25名,二千户者20名,一千户者15名,不满一千户者10名这类事情由县尉专管,若“强盗”较多之处,武装弓手无法抵御的,要随即上报,由朝廷另派兵马镇压

    昌化县是赤县,辖有一万多户,因此韩忠卫手中的50名弓手,虽然不多,但由于弓箭在大宋控制得极严,这已经算是一支非常强大的武装力量了对付一般的强盗以及暴民,手到擒来当然,这也仅仅局限于一般,要是碰到厉害些的,也许是别人对他们手到擒来

    因此在县衙,韩忠卫的直接下属应该有近八十人,要是加下县城以下的“乡”和“里”,韩忠卫的手下已经超过一百人了

    乡、里虽然没有正式的政权机关,但是大宋皇帝却还需依靠乡间地主和富农上户,来统治和控制广大农民大宋建立以来,一直就差派乡村的地主当里正、户长和耆长里正、户长负责“课督赋税”耆长则专司“逐捕盗贼”总之,这些是乡村最基层的小吏,其职责有二:一是榨取钱物,二是弹压农民对于里正和户长,韩忠卫管不了,但那“逐捕盗贼”之耆长却是归韩忠卫统率

    关青山一开始也只是想找一个话题,没想到越谈越深,基本上就是对韩忠卫进行了一次县尉速成培训,让韩忠卫不但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手下有些什么人,而且对他的权限也进行了一一说明

    关青山原本只是想与韩忠卫打个照面,算是认识一下新人,可韩忠卫见到他之后就摆出一副虚心受教、孺子可教的姿态,让他不知不觉间就将韩忠卫需要的资料一一介绍完毕直到离开县尉府后,关青山才发觉自己好像是多嘴了自己是主薄,韩忠卫是县尉,他的事与自己何干可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那是收不回的这韩忠卫看似年幼无知,可实际上很有可能是扮猪吃虎,以后与他交往得留一个心眼才行,千万不可被他的外表所迷惑,否则被他卖了还会帮他数钱

    虽然关青山觉得自己像是中了韩忠卫的套,但他也得出一个结论,韩忠卫此人人小鬼大,恐怕是一极难对付之人再加上他身份显赫,韩侘胄贵为枢密使都承旨,将来前程不可限量,这样的人还是敬而远之比较好

    其实韩忠卫根本没有给关青山下什么套,他对于县衙的了解主要来自自己前世在电视上看到的古代电视剧,现在关青山愿意跟他唠叨县衙之琐事,他是下意思的请教,发自内心而已当然,韩忠卫绝对不是一个能小覤之人,这一点倒是被关青山看明白了,以后他也因此而能避祸

    “孔中海,张金良,昌化县衙的捕头是谁难道他不知道本县尉已经到任了么”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