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轮宫的原型—塔尔寺 (第3/3页)
日上午,在寺院东侧的莲花山坡展开所藏巨型堆绣佛像1幅,称为“晒大佛”。佛像长30余米,宽20余米,僧众于像前演奏法乐,涌经祈祷,游客商贾蜂拥面来,更有信徒顶礼膜拜,争献布施。六月初八日上午举行的转金佛是僧人们所谓祈愿来世佛弥勒菩萨降临人间的法事活动,众僧簇拥一乘玲珑精巧、四角饰有飞檐、内供弥勒金像的彩轿,在手拿乐器、香炉、幢幡的仪仗队的前导下绕寺一周,其他僧人各持寺藏宝物一件,尾随彩轿,鱼贯而行,以示隆重威严。九月法会的二十二日,寺院开放所有佛殿及文物库房,供僧俗瞻仰,称为“晾宝”。每次观经会上,都进行所谓驱魔逐鬼、祓除不祥的跳欠活动。跳欠也叫“跳神”或“哑社火”,是一种独特的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画具舞蹈,常见的有于正月十四、四月十四、六月初七日演出的“法王舞”和四月十五、六月初八、九月二十三日演出“马首金刚舞”两种。演员身着各色舞衣,戴特制面具,舞姿独特,式样迥异。此外,尚有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宗喀巴忌辰前后的“燃灯节”和年终辞旧迎新的祈祷会等。青海解放以后,这所蜚声中外的古刹得到很好的保护。1961年国务院第一批公布塔尔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人民政府多次拨出巨款维修,该寺主要建筑、佛像文物完好无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进一步贯彻落实,古老的塔尔寺焕发了新的光彩。现在,塔尔寺的宗教活动正常进行,前来朝佛进香的信徒和观光揽胜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是青海省最主要的旅游胜地之一。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