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血色追忆  无间道之倚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二章 血色追忆 (第3/3页)

“荒缪,张无忌,正是你选择了朱元璋,我教的百年基业才毁于一旦,我呸。明教弟子的万千鲜血染红了他的龙座。”周颠恨恨不已。

    “唐古拉山之巅,雪莲花开之际,水晶之宫开启,宝刀神功传人。”周颠把第二张信纸抖开,信纸上染满了鲜血,如盛开的玫瑰,娇艳欲滴。

    “全是骗人的话,唐古拉山山那有什么雪莲花,更不要提什么水晶宫,根本就是骗人的。我周颠在这里守了六年了,连个屁也见不到。”

    这封染血的信纸,触目惊心。

    光明顶的一幕幕回忆的经历如潮水般的弥漫了周颠的整个身心,往昔的时光开始穿梭,扭曲

    张无忌离开之后,朱元璋南征陈友谅,北驱元余孽,奠定大明万里江山。

    然朱元璋却无容人雅量,鸟尽弓藏,残害功臣。

    常遇春由于当年蝶谷医仙胡青牛见死不救,张无忌胡乱施救,凭空折了20年的寿元,在四十岁时旧伤发作,一命呜呼,倒也干净。

    而徐达是明王朝开国功臣之一,也是朱元璋的结义兄弟之一,他是死心塌地支持朱元璋,眼看着明教兄弟个个都死在朱元璋的手里,但他还是一样的愚忠于朱元璋,他深信朱元璋不会对他下毒手,甚至他还希望这一生能够风风光光地活一辈子。

    但所谓功高震主,朱元璋却是一直寻找机会下手。徐达身上长了一颗“痔”,这种痔吃了鹅肉人就会死,所以徐达一辈子都没吃过鹅肉。于是,朱元璋下了一道圣旨,大意就是:“鉴于徐达兄从没吃过鹅肉,这辈子征战南北,苦了他了,为了显示大明王朝的宽爱,特赏鹅肉一只,请徐达兄接旨。”好狡猾的一招,这种最下流最卑鄙的一招只有朱元璋才能使出。

    徐达接到圣旨后,老泪纵横,想不到五六十岁的人,还要来接受这种死法,他到死才明白朱元璋是这么地卑鄙,对于他来说,反正都是死,他临死之前,只有一个请求,让他的子孙永离京城,永不踏入这个是非之地。

    可怜徐达一生功劳显赫,到最后,还是死在自己兄弟的手中,朱元璋等他死后,秘密将他一家老小全部关在屋子里活活烧死。一代抗元名将,落的和岳武穆一般的下场,历史惊人的巧合,让人扼腕叹息。

    本来明教上下早就对朱元璋的所作所为甚为不满,常遇春和徐达的死成为教众宣泄不满的导火线,明教上下反对朱明王朝的声音络绎不绝。

    朱元璋崇尚铁腕,索性就干脆下旨全面禁止明教,所有明教弟子一律都是通缉要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明教在中原的势力一落千丈,只是苦苦守着最后的据点光明顶。

    青翼蝠王韦一笑性格刚烈,对杨逍软弱的退让早已不满,于是瞒着教中兄弟,独自下山,潜入应天,在阅兵之际刺杀朱元璋于高台之上,本来以韦蝠王盖绝天下的轻功,定可一击功成,但没有想到朱元璋早就与西藏密宗相勾结,秘密邀请了密宗的活佛高手入京,在关键时候,将韦一笑击杀于庆典之上,导致功败垂成。韦一笑首级悬挂示众七天七夜。

    彭莹玉不忍,劝说,被庭前赐死。死前,他口中却唱了起来:“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唯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然后自断经脉而死,死后双目流血不止,朝堂震动。

    那“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的歌声,成为京城百姓议论的焦点。

    最后朱元璋终于下令在应天乃至全国彻底铲除明教势力,明教在中原的最后数千弟子全部遇难。

    至此,依仗明教起家的朱元璋彻底摆脱了明教,而盛极一时的明教也开始敲响了覆灭的挽钟。

    就是那个晚上,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光明顶上笼罩在一片漆黑之中。到处是白色的挽联和触目的黑色。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