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九宫迷情 (第3/3页)
却是用来摆放杂物和粮食,最里面的一个是丹房,乃张三丰晚年炼丹修道的场所。
张三丰径直走进了房间,席地坐在蒲团上,双腿盘膝,神态安详,双目神采飞扬。韦迷情跟着坐在对面,两人四目相交,却是一笑。想两人年纪相差不止百岁,却有此默契,当真难得。
“迷情,为师这次去峨眉,已将你给若飞的礼物带到,你可放心。你近来身体可有起色,为师给你的丹药是否按时服用”
“师父,现在我行气到胸口檀中穴时却感到如万针齐刺,痛苦不堪。但若停止运气,虽不在疼痛,但却感觉经脉在不停的萎缩,幸亏服用师父留下的丹药,才勉强克制。师父,迷情现在一天不练太极,不服丹药,都会感觉来自经脉的不适。该如何是好。”
“迷情,你昔日于伤体受番僧一记大手印,本是经脉尽断而亡之局,我虽救得你性命,但毕竟无力回天。现在你修炼太极,功力每深一分,内伤反噬便厉害一分。为师这些年来为你之伤也是殚精竭虑,但成效不大。依你现在的情况,最多可再支持两年,必全身经脉完全闭合,成为废人。寻常丹药,治标而难以治本,惟有雪山千年雪莲之液可以以本身阴性克制你体内的大手印内毒,修复你的受损的经脉。”
“生死有命,师父,迷情多活了这许多年,已是满足了,看师父以百年之躯为我来回奔波求药,迷情真是惶恐于心。雪山千年雪莲乃奇珍异宝,可遇而不可求,想来也是机会渺茫,师父不必再为迷情担心,一切自有缘数。”却见韦迷情脸色平静,说起自己生死之事倒象是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修道多年之功,由此可见一斑,古来勘透生死之人又有几人,这点倒是有些七尺男儿也望尘莫及的。
张三丰微微一笑,赞许地看了韦迷情一眼,道:“迷情虽对生死自有一番见地,但为师却不能袖手旁观,你是我的关门弟子,若就此而去,岂不是让江湖人笑话。为师当日看你面相,眉粗中带细,斜入命宫,显见你命虽有坎坷,但福缘深厚,并非早夭之相,峰回路转,必有转机。”
“师父大可放心,但有一线生机,迷情定然不肯放弃。”
“迷情,昨日为师夜观天象,西方星斗极是反常,一星暗淡无光,与之相邻一星却光芒初起,如旭日东升,不可轻视。想来西边必将有大事发生。再为你卜上一卦,却是难得的一个乾卦,卦中凶中带吉,当真是微妙之极。虽说周易相学和天象之说为师涉猎不深,但既有生机何妨一试。我欲让你前去一探究竟,不知你是否愿意”
“既是师父有命,弟子愿前往,只不知道具体地点是哪里”
“为师本欲和你一道前去,奈何近感身体发生异变,丹田内血气浮动,数十年未见,估计是天关将破,为师只有闭关静修,谋图通天之道。”
韦迷情随张三丰修道已是多年,自然明白天关之意,以张三丰的百年修为,内力早逾至先天之道境,返璞归真,生生不息。天关却是修道者的最后一关,一旦证悟,极有可能便白日飞升,完成修道者毕生的梦想。但古来修天关者多,破天关而成大地游仙的人却是寥寥无几,除了昔日黄帝之师广成子外,千年未得一闻。张三丰为谋天道,一生保持童子之身,意志之坚,前无古人。现天关将破在即,韦迷情如何不喜,微一躬身言道:“恭喜师父证悟大道,徒儿不知何时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张三丰神色如古井般波澜不惊,道:“迷情,修道之路是艰辛的。你天资绝顶,若有心修道,假以时日,必有大成。你由于先天经脉受损,故此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那雪山的千年雪莲。为师这几年为了你的伤,也去了不少地方。关外的白山黑水,昆仑山,都已一一寻访过,却无半点收获。现既然西方有此天变,你便深入藏边看上一看,想来会有所收获。你年纪尚小,我欲让你几个师哥陪你前往,你便先去武当一趟吧。”
“是,师父。”韦迷情躬身应道。
“我那几个徒弟想来都已有50多岁,大约他们的徒子徒孙都有你这般年纪,想来突然见有这么个如此之小的师弟出现,却不知有何感想,哈哈。”张三丰轻笑几声,指着墙上那把真武宝剑道,“迷情,江湖多险恶,这些年来的江湖掌故我也和你说了不少,行道江湖,你要多加小心。真武宝剑是我年轻时行道江湖所用,锋利无比,斩妖除魔,乃道家至宝,你带在身上防身用吧。”
“多谢师父。”韦迷情对那把真武剑早是喜爱之极,得到自然高兴。
“我已修书一封,你且带去武当山,交给你三师哥俞莲舟,他自会有安排,另外为师给你锦囊三个,你在危急之时,再行拆阅。”
说完,又递给了韦迷情一封信和三个锦囊,韦迷情贴身收好。“你出去收拾一下,今天便下山去吧,一切随机应变,完事后立即回山。”
言罢,张三丰闭上双目,不再说话。韦迷情想到师父随时有可能证悟大道,白日飞升,一时间依依不舍,不愿离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